原則①:每一張紙都要分類
首先,把文件分成清楚明確的類別,例如簡報、提案、報告、帳單等,或者也可以按照日期、專案,或是客戶、病患或學生的姓名來分類。我有個客戶就把文件分成「設計構想」「管理構想」「英語學習」和「留存的文件」這些類別。使用你認為最好用的分類系統。
重點是,絕對不要「只是因為⋯⋯」就把任何一張紙留下來。現在就開始用你最順手的方式將文件分類。一定要把每一張紙都確實分類。
原則②:直立收納文件
你認識那種老是在問「那份文件跑去哪裡」的人嗎?這經常是因為他們把文件都堆疊在桌上。堆疊文件有兩個壞處:第一,因為很難確定有多少文件,久而久之就會愈堆愈高,變成一團亂;第二,你會忘了壓在最底下的文件,為了找文件還得浪費時間。
為了追求最佳效率,用直立式文件櫃來收納文件是關鍵。把每個類別的文件收在個別的文件夾裡,然後放進檔案櫃或架子上的直立式文件盒。這種收納方式一眼就能知道自己存了多少文件,看起來也很井然有序。
原則③:待辦文件另外放一個盒子
把必須當天處理的文件放進「待辦文件盒」。同樣地,我建議使用直立式的文件盒,這樣才能清楚看到有多少文件需要處理。如果你比較喜歡平放的托盤式文件盒,當然也無妨,但千萬別忘了壓底的文件。待辦文件處理完後,不需要留著的就立刻丟掉。
整理文件跟整理其他東西一樣,會讓管理文件變得輕而易舉,因為你清楚知道各種類別文件的數量和收納處。整理好文件並決定每個類別的文件要放哪裡之後,看看你的工作空間,判斷你能用來收納這些文件的最大空間。一旦文件數量超過收納的空間,文件就會多到沒地方放,這就表示你該重新檢查自己的文件了。看看有哪些文件不需要再保存,就可以丟了。固定這樣檢查,文件就永遠不會變亂。
本文出自方智出版社《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風靡全球的整理女王╳組織心理學家,首度跨國跨界合作》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