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起於腸道!這是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兩千多年前就說過的話,近年討論最多的是有益腸道的食物,其中益生菌扮演重要角色,但是,益生菌該如何挑選?肥胖專科醫師提出6點關鍵,包括:攝取菌量愈多愈好嗎?到底該空腹服用?隨餐服用?還是飯後服用?
補充益生菌 有助預防或治療疾病
腸道不僅具有傳統消化吸收的功能,也是重要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跟代謝性症候群、自體免疫疾病和腸躁症息息相關。重視預防勝於治療,透過飲食生活習慣的調整,是維護腸道健康、遠離慢性病的重要關鍵。
「益生菌」近幾年非常熱門,不只許多科學研究主題都圍繞著益生菌,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不勝枚舉,也是民眾最常吃的保健食品之一,由此可知益生菌熱門與受到關注的程度。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臺灣肥胖醫學會肥胖專科醫師吳佳鴻醫師在其新書《腸漏,發炎的關鍵》中表示,腸道菌和腸道黏膜屏蔽,彼此會互相影響,也都是維持健康腸道功能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旦腸道菌叢失衡、發生腸漏,就可能引發免疫和發炎風暴,形成惡性循環,造成慢性發炎或自體免疫疾病,傷害健康。愈來愈多研究顯示,補充益生菌對於疾病的預防或治療有正面效果,包括血糖和血脂肪代謝、腸漏、發炎、氧化壓力、腸胃疾病、過敏、感染性疾病、腦部認知與大腦作用等。
攝食足夠的益生菌量 會產生對人體健康有益活的微生物
可是,市面上那麼多種廠牌的不同益生菌,到底該怎麼挑呢?根據「國際益生菌及益菌質科學協會」(IISAPP)的建議,以及ISAPP召開的益生菌研討會所達成的專家共識,針對「益生菌」做出下述定義:「指當我們攝食一定足夠的量時,可以對人體產生健康效益的活的微生物。」以下6點挑選原則,可以作為參考:
【挑選益生菌6點關鍵】
1.有效菌株:最好挑選含有經研究證實其健康效益的菌株,產品也標示清楚該菌株名稱。以「Bifidobacterium lactis Bb-12」為例,其中「Bifidobacterium」是菌屬名,「lactis」是菌種名,「Bb-12」是菌株名,能夠完整標示出菌株名為佳。市面上常見的益生菌包括「Lactobacillus」(乳酸桿菌屬)與「Bifidobacterium」(雙歧桿菌屬)兩大類。「Saccharomyces boulardii」則是益生酵母菌的一種。
2.菌量足夠:依照定義,要攝取一定足夠劑量的益生菌才能產生健康效益,菌量是否足夠很重要。不同菌株之間,需要的量可能不盡相同,端看各研究顯示其有效劑量的多寡,不見得愈多就愈好。一般而言,大約是每次食用要有一億至百億菌落形成單位(colony-forming unit,CFU,是一種計算活的細菌數量的方式)左右,產品上應該標示清楚。
3.如何服用:至於到底該空腹服用?隨餐服用?還是飯後服用?根據研究,在餐前30分鐘內或隨餐服用,益生菌在腸道內有較高的存活率。
4.保存方式:是否需要冷藏,依照各種產品製作不同而異,應該清楚標示。
5.廠商資訊:清楚標示製造廠商、聯絡與諮詢方式等產品基本相關資訊。
6.研究佐証:含愈多種不同的菌愈好嗎?其實不一定,端看使用者想獲得什麼樣的效果,而所挑選的產品菌種是否有研究佐證此一功效。
發酵食物也含有益生菌
「想獲得益生菌一定要買益生菌產品來吃嗎?」事實上,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發酵食物如酸菜、泡菜、味噌、優格、納豆等也含有益生菌,而且相關研究指出,除了益生菌,這類食物在發酵過程中還會產生許多營養素,例如維生素B、胺基酸、多醣體(polysaccharide)、抗氧化物等。
總之,多吃各類食物,就可以讓自己獲得多樣化的腸道菌,若有特別需求,再考慮使用益生菌補充品即可。倘若不確定自己適不適合使用,或者不知該如何使用,或者本身健康狀況較特殊,請務必洽詢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