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7/8 下午 01:39:06

陷入人生低潮期、裹足不前?专家教你这样抛开过去,人生更自在!

(關鍵字: 情緒 , 心情 , 煩惱 , 失戀 , 低潮 , 斜槓人生

过去无法改变,但未来有无限可能,人生剧本有无限种

任何人遇到失恋或事业受挫等难关,一定会有一段情绪低落的时期,无法振作。

“我再也遇不到那么好的人。”

“我的人生已经结束,事到如今不可能再站起来。”

这时的心情就像是被逼到死胡同,陷入无尽的绝望之中。

实际上,人生有好几万个剧本。但过去的剧本只有一个,就算我们用尽洪荒之力也无法改变。

不过,未来有无限可能。我们想写什么样的剧本都可以。

即使只是走到车站的道路,我们要走A路线还是B路线,如此简单的决定也是一种撰写人生剧本的决策。选择A路线,说不定可以巧遇高中同学,发展出全新的人际关系。

就算不能创造戏剧性的变化,人生还是有无限种的剧情发展,只要自己愿意,随时都能改变未来。为此,各位一定要专注于自己现在的行为,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是走出眼前困顿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步。

重视现在胜于过去

如果我们将考上东大设为目标,不管从开成高中毕业,或是从任何一所高中毕业,只要最后考上东大,过去的一切就不会白费。

但是那些以开成国中为理想志愿却没考上的考生一定会觉得很失望,不过他们的未来不会因此落幕。我认为他们与其以最低分考进开成国中,不如高分考上其他中学。

我相信一定有以低分考进开成国中,后来考上东大的学生;但我也相信对于自己的低分表现感到失望,再也无心念书,就这样升上高中的人也到处都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形,不如让自己先进入其他高中的前段班就读,就容易维持读书的动力,提高考上东大的机率。

诚如各位所知,人生的目标不是只有考上大学的第一志愿而已。只要最后能获得幸福,管他是东大毕业或是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都无所谓。因为考上第一志愿不过是我们走向人生目标的一种手段,并非目的。

当我们愈是执着于过去的人生,愈容易因为一次失败便无法振作,而无心关注自己现在的状况。

重视现在胜于过去,可让我们勇于挑战各种尝试,再也不害怕失败。

#专注于现在,无论过去的你过得如何都无须在意。

抛开过去,人生更自在!

青岛幸男的斜杠人生

年轻读者可能没听过“青岛幸男”这号人物。但从我小时候开始,青岛幸男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青岛幸男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就在开台不久的电视圈担任节目制作。他负责撰写《大人的漫画》、《肥皂泡泡假期》等人气电视节目的脚本,而且自己也主持过节目,以“我是青岛!”的桥段深受观众喜爱。

青岛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人,也是一位知名作词家,风靡一时的《植木等和热血小青年》剧中的畅销金曲《撒达拉节》就是出自他之手。不仅如此,他写的第一本小说《人间万事塞翁之丙午》也荣获直木奖。同时,他也是一位活跃的演员,在电视剧《坏婆婆》中男扮女装,演出坏婆婆的角色。

当时跨足电影制作、编剧、导演和主角等多重角色的青岛幸男,是一名引领时代潮流的超级全方位艺人。卸下东京市长身分,又回头当演员。

事实上,青岛的经历不只如此,一九六八年他还曾投入参议院议员选举,并成功当选,开启艺人参政的先河。他不仅参与政治活动,也持续在节目中曝光。

后来,一九九五年辞去参议院议员职务的青岛,参加东京都知事选举,也顺利当选。并在当上东京都知事后,立刻停止在他上任前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总体而言,青岛担任东京都知事的评价不高,在四年任期中并没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政绩。

不过,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在卸下东京都知事职务后,再次回归电视剧《坏婆婆》,重拾演员身分。

当时内人还对我说:“真希望他不当东京都知事后,可以回锅去演坏婆婆。”原本以为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所以当青岛真正回归演员身分时,我十分感动。

不沉溺过去的洒脱

说了这么多青岛幸男的人生经历,我最钦佩的是,他没将东京都知事当成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

即使他晚年做的事大多不成功,但至少直到最后他都没停止尝试。比起少年有成,什么事也不想做,过着寂寥晚年的人,青岛的生存之道让我深感共鸣。

#不执着于过去的人,随时都能再次挑战。

只要改变想法即可,有些人会受限于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执着于过去的人,容易对自己过去说的话、做的事太过执着,让自己身在某种困境中动弹不得。

假设有人过去曾说“不愿意二十四小时投入工作的人不能委以大任”,当他遇到自己年迈的父母需要人照顾,必须缩短自己工时的情形时,就会被自己过去说过的话所限制。

有这种想法的人会认为“无法二十四小时投入工作的我失去了价值”。他很可能选择辞掉工作,专心在家照顾父母。不过,时代一直在改变。日本战后出生的第一代中,今后大多数人将迈入高龄社会,社会上需要照护的人数也会逐年增加。若他们的孩子全都辞职,在家照顾父母,公司便无法运作、成长。

为了因应长照的需求,也有愈来愈多公司建立各种完善制度,让我们可选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兼顾照顾家人与工作的人会愈来愈多。

别忘了,工作方式与价值观要与时俱进。我们完全没必要因过去的想法,而限缩自己的生存之道。

北野武的精辟见解

大多数年轻人看到卧病在床的老年人都会这么说:

“我不希望活太久,老了还卧病在床。”

“我没有这么强的求生意志。”

不过,当他自己卧病在床时,我相信大半的人还是会想活下去。

有一次我和北野武一起上电视,他的一席话令我印象深刻。

他对我说:“医生,那些说自己不想活太久,不想卧病在床的人都在说谎对吧?我老妈就是这样,她以前曾说‘要是我卧病在床,你一定要杀了我’,没想到她真正卧病在床的时候,却又问我‘小武,你有没有包红包给医生?’”

虽是一段很有趣的笑话,却精准点出人类的本质。我相信他与他的母亲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记得当时在节目上,我还回答他“你说的没错”。人的想象力是有极限的。没人能想象到自己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等到自己真的老了,很可能会说出现在的自己想都想不到的话,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太在意自己以前说过的话。

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抱持这种态度才能过上轻松自在的人生。

#想法会随着年龄改变是理所当然的。

本文出自三采文化《解决所有烦恼的9种灵活思考》一书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