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目前大便型态的判定,常用的方法为“布里斯托粪便分类法” (Bristol stool form scale,简称BSFS)。此外,大肠激躁症可以再依据“布里斯托粪便分类法”,细分为以下4种亚型:
1.便秘型:排便型态改变,且通常是以便秘为主 (BSFS Type 1 & 2)。
2.腹泻型:排便型态改变,且通常是以腹泻为主(BSFS type 6 & 7)。
3.混和型:症状同时包含便秘和腹泻,两者各占约25%以上的比例)。
4.未分类型:无法分类到以上3种类型者。
【7大危险征兆】:
由于大肠激躁症是功能性疾病,因此其诊断必须要先排除药物引起的症状或器质性疾病。建议症状发作初期务必寻求医生协助,以确立诊断。若有以下“7大危险征兆”,则更可能为器质性疾病,而非肠躁症。
1.发作年纪超过50岁。
2.粪便带有血丝、鲜血或是血块。
3.半夜睡梦中突然腹痛或腹泻。
4.疼痛严重度有逐渐加重或变频繁。
5.伴随体重减轻。
6.伴随有贫血,发炎指数上升,或粪便发炎指数上升等。
7.家族史有发炎性肠癌,或是肠胃道癌症。
大肠激躁症会是大肠癌的警告吗?小心血便、体重减轻、胃口变差等信号
大肠激躁症会不会也是大肠癌的警讯呢?基本上这两种疾病的致病机转不一样,台湾卫福部乐生疗养院肝胆肠胃科赵珂汉医生表示,大肠直肠癌初期多半没有明显症状,仅有轻微腹痛、腹胀等现象。随着疾病进展可能会产生腹泻、排便习惯明显改变、体重减轻、贫血等现象。严重者甚至进展到肠阻塞,需要紧急手术处理。尽管,大肠激躁症本身不会变成大肠癌,可以透过用药及生活作息调整缓解症状,但是,仍然必须注意是否出现血便、体重减轻、胃口变差等危险信号。
由于大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晚期发现预后差。建议民众配合台湾“国健署”的大肠癌筛检计划,只要年满50-74岁的民众,每2年提供1次免费的“定量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查。此外,高风险族群例如:有肠道瘜肉者、发炎性肠炎者,或有大肠癌家族病史者,建议至肠胃专科医生门诊询问筛检计划。此外,若已经合并上述“7大危险征兆”者,建议与医生讨论是否直接做大肠镜诊断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