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分4种 腺瘤性息肉最具风险
关于肠息肉是否一定要切除?梁程超副院长强调,肠息肉是肠黏膜部位长出的隆起物,经内视镜从肉眼即可见。息肉型态很多,包括腺瘤性、增生性、发炎性及幼年性息肉,其中以腺瘤性息肉的危险性最高,有些日后可能进展成为大肠癌。
一般而言,如果是发炎性或是增生性的息肉,鲜少会癌变,至于腺瘤性息肉,不论是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或是混合性腺瘤,日后都可能转化为癌症。其中以绒毛状腺瘤转化为大肠癌的机率最高,一旦发现最好即刻切除干净。
肠癌年轻化 应定期检查息肉
医生提醒,肠息肉是发生大肠癌的警讯,如今有不少30多岁上班族就长息肉,罹癌风险提早,尤其上班族久坐不动,若又超时工作,无法定时定量,甚至会多吃高油脂消夜,都易导致大肠息肉增生,因此应正常作息,定期检查防肠息肉。
一般建议50岁以上者应接受大便潜血反应或大肠镜检查,期望可以发现息肉及早期大肠癌,但息肉的发生年龄更早,尤其有家族病史者更要注意,检查的年龄宜提早10年,亦即40岁起,即可藉由大肠镜检查,了解肠道是否有息肉的存在。
                    
                                    高血壓引起頭暈、乾眼症…3藥膳茶飲調理神器
                                
                                    吃枇杷膏止咳?這些人吃錯,比不吃還糟糕…
                                
                                    經期愛吃冰、涼性蔬菜易經痛!吳明珠:喝紅棗薑茶活血補氣
                                
                                護理女神猝死,黃明志疑搜出「愛他死」!楊聰財醫師:「愛他死」4大致命風險
                            
                                乾癬恐伴隨肥胖、三高成共病!減輕病友醫療與心理壓力,民團提3點籲放寬給付
                            
                                每年逾6千人因肺阻塞奪命!「一分鐘登階358」自我檢測肺阻塞風險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