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3/6 下午 04:06:28

膀胱癌治疗新曙光!打破肿瘤基因调控失衡,有效抑制肿瘤

(關鍵字: 膀胱癌 , 馮思中 , 腫瘤基因調控 , 標靶藥物抑制劑 , 抑癌基因

家中长辈年龄超过60岁,出现无痛性血尿,必需至医院检查,小心罹患膀胱癌风险大增。治疗膀胱癌最担心复发或转移,尤其是化疗失败后,即使使用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效果也有限,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仍有许多瓶颈有待克服。目前治疗露出新曙光,透过使用标靶药物抑制剂,可打破肿瘤基因调控失衡现象,进一步能抑制突变细胞的肿瘤生长。

年龄超过60岁,出现无痛性血尿,必需至医院检查,小心罹患膀胱癌风险大增。
年齡超過60歲,出現無痛性血尿,必需至醫院檢查,小心罹患膀胱癌風險大增。

膀胱癌是泌尿道最常见之恶性肿瘤,在台湾膀胱癌的发生率有遂年增加的趋势。根据台湾国民健康署2013年的统计每年大约有2000多名的新个案发生,男性的发生率较高,男女比例为2.8倍,癌症发生率为第9位,女性为16位,死亡率男性为12位,女性为13位。

台湾林口长庚纪念医院泌尿肿瘤科冯思中教授表示,膀胱癌的初期表现以血尿为主,一些病人会有频尿、急尿或下腹部疼痛等现象。早期的膀胱癌治疗以内视镜刮除手术为主,由于膀胱癌的复发率很高,刮除手术后需要以膀胱药物灌注治疗来降低复发率。对于较晚期的癌症,病人需要以膀胱全切除手术,加上人工膀胱的重建手术才有机会治愈。一旦发生转移,病人则需要接受化学治疗。

早期膀胱癌治疗的成功率可高达90%,但已经有转移的病人5年存活率将低于50%。目前,化疗失败的病人可以考虑使用2016年美国FDA最新核准的免疫治疗药物PD1或PD-L1抑制剂,但治疗反应率也仅有大约15%。所以,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仍有许多瓶颈。

台湾林口长庚医院和公立新加坡癌症中心的合作研究发现,KDM6A抑癌基因在膀胱癌细胞内的突变率高达38%,造成与其有拮抗能力的基因EZH2异常作用,导致癌细胞中基因表达调控失衡,让癌细胞的生长更活跃。

首先研究团队从体外的细胞学实验中发现,KDM6A突变细胞在使用标靶药物EZH2抑制剂GSK343后,可以观察到细胞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接着施以动物实验,在实验动物的肿瘤生成达一定大小后,使用抑制剂GSK503,持续观察14天,就发现到肿瘤大小有效抑制达24%,更在观察第16天达33%。

进一步将实验方式改以人源性肿瘤细胞异种移植(PDX)模型亦发现,在使用抑制剂GSK503第14天就可以观察到肿瘤生长被抑制的现象。透过体外细胞学实验及体内动物实验中皆证实标靶药物EZH2抑制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打破基因调控的失衡现象,抑制KDM6A突变细胞的肿瘤生长情形,证明此一调控机制在膀胱癌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科学转译医学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2 Feb 2017:Vol. 9, Issue 378)》。这调控的发现,将为膀胱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也提供合并药物使用的一个新的选择。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