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症症狀多元、時好時壞易輕忽,多發性硬化症嚴重恐影響行動能力!
「馬桶女孩」姜藥師分享其在國三上學途中,吃力地踩著腳踏車卻止而不前,才發現左腳竟卡在車鍊中卻毫無感覺。後來,左腳走路顛簸無力、右腳則偶而失去觸覺,症狀時好時壞,在18歲時即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的成因尚不明確,患者會產生自體抗體攻擊髓鞘,導致發炎的過程在腦及脊髓引起不同的神經學障礙,這些症狀可能會消退,也可能持續,甚或逐漸加重,多數患者如姜藥師一般症狀時好時壞反覆出現,目前尚無明確預防發病方法,呼籲大眾倘若忽然出現麻痺、肢體無力、步態不穩、暈眩、視力受損、大小便機能失調等症狀,建議可至神經科就診,做出進一步疾病診斷。
鄔定宇醫師也指出根據臨床觀察,多發性硬化症女性患病機會是男性的2倍,常好發於20至40歲,常有年輕患者因外表看似與常人無異,但卻乘坐輪椅或有其他如腿無力乘座博愛座需求時,遭受社會異樣眼光看待,影響其社交之狀況。姜藥師分享,笑稱自己為馬桶女孩便是因需要經常至廁所報到,曾外出突然頻尿,店家又不願意借用廁所而感到很氣餒。姜藥師表示:「多發性硬化症發作時,很常連基本動作都做不好,也很常擔心別人異樣與質疑的眼光,需要極大的心理調適。」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大多年輕,並與疾病長期抗戰著,而神經學障礙的症狀讓他們很常被大眾誤解,需要更多來自家人、醫療系統與社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