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育志校長表示,隨著病程的發展,SMA病童常因脊椎側彎而影響進食、呼吸等日常生活;為促進病童的生活品質,脊柱側彎矯正手術為積極的治療選擇。然而該手術具高度風險,術中和術後呼吸等生理功能監測和維持、插、拔管等,每一項侵入性作業都伴隨著風險,需要跨科別成員的積極介入和照護,提供病童高品質和預後佳的手術全期照護,並以實際的成效榮獲2020年SNQ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銅獎的肯定。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跨科醫療團隊,協助SMA脊柱側彎患者矯正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表示,SMA脊柱側彎矯正手術困難度高、風險也高,高醫特別組織跨科醫療團隊,包括小兒神經科、骨科、復健科、麻醉科、小兒加護室、社工室及營養部等跨科團隊攜手合作和努力下,從1993年至今共執行了57例手術,手術例數為全臺灣第一,病人滿意度高達9成。而SNQ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有「台灣生醫奧斯卡」的美名,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能獲得2020年SNQ銅獎殊榮,讓高醫引以為榮。
由高雄醫學大學校長鐘育志領軍的脊髓肌肉萎縮症脊柱側彎矯正手術跨科卓越團隊,已發展出特有的臨床路徑,所採用的儀器設備也都是最先進的,包括3D導航機器手臂、德國製最新一代神經監測儀、小兒加護室用正壓呼吸機及咳痰機等,可提高手術及術後照顧的安全。另為了體恤病童和照顧者的辛苦,高醫特別整合星期五為神經肌肉(包括脊髓肌肉萎縮症)整合門診,讓病童和照顧者免去跑多科、多等待的辛苦。
高醫大醫學院長、小兒骨科教授田英俊表示,脊髓肌肉萎縮症脊柱側彎手術挑戰性高,除手術範圍大(包括胸椎第二或三節至薦椎骨盆骨)、手術時間長(約6-8小時)及手術流血量大(約2464 cc)等外,手術技術難度也很高,若脊椎體旋轉角度過大,手術中辨視椎弓釘置入的困難就愈高,加上病患容易有骨質疏鬆情形,都可能造成術中植入金屬固定物的不牢固而失敗,需要靠團隊的力量來完成。
高醫小兒暨脊椎骨科主任周世祥表示,醫療團隊累積多年經驗,已將脊髓肌肉萎縮症脊柱側彎手術流程標準化,包括手術前跨科整合評估、手術中安全保障、手術後加護照顧等。手術後除延緩肺功能惡化,使病患身型改善,食慾增加外,體重增加也帶動營養進步,讓手術後肺部感染率下降。
周世祥主任指出,對於學齡的病童來說,手術另一個好處是可以耐受學校正規的上課時間,「脊髓肌肉萎縮症孩童的智力和一般孩童無異」,能讓他們重拾正常教育,完成學業是此項手術的無形價值。透過醫療團隊積極救治,並且陪伴病友及家屬面對生命中各種艱辛的挑戰,讓患者的夢想不再萎縮,脊柱不再側彎,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