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12/26 下午 01:50:53

一眼看穿!眼掃描偵測多發性硬化症

(關鍵字: 多發性硬化症 , 視網膜 , 神經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腦部以及脊髓)的疾病,過去想要測得有無罹患多發性硬化症,通常是藉由磁振造影、腰椎穿刺等方法,而現在研究人員發現利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測量視網膜的厚度,也能成功偵測出多發性硬化症初期病狀。

最新研究發現,藉由測量視網膜厚度,可以測得是否有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
最新研究發現,藉由測量視網膜厚度,可以測得是否有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

根據英國《BBC》報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指出,由於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是因為人體神經纖維外層保護的「髓鞘質」(myelin)脫失受損所致,而視網膜後方的神經纖維是少數無髓鞘質覆蓋的區域 ,因此最有可能直接獲得早期的症狀。

試驗中找來了164名多發性硬化症病人,利用光學相關斷層掃描技術測量患者視網膜後方神經纖維的厚度,發現患有復發型多發性硬化症的患者,視網膜變薄的速度會增快42%;同樣地,有炎症性病變的多發性硬化症者,也會出現視網膜變薄速度增快54%的現象。

多發性硬化症的成因多變,環境因子與遺傳因子都會促進自體免疫反應的發生,好發於20-40歲,以女性較多,根據101年7月衛生署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證明有效領證統計表,全台灣約有1117位病友。且一直都是種難以準確預測的疾病,醫師通常使用磁振造影(NRI)、腰椎穿刺、誘發電位等做出診斷;因此研究人員表示,此次新的研究計畫將可帶來更簡便的測驗方式。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