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21/2/8 下午 05:44:16

做家事就给零用钱当奖励?爸妈别错失教育孩子学习奉献的机会

(關鍵字: 零用錢 , 教育 , 親子關係 , 家事 , 學習

共同合作的家庭

一份研究报告发现,只要以尊重的态度请求对方配合,十次当中有七次都会获得正面的答复。(请注意,并不是十次中的十次!)以零用钱奖励孩子做家事是一种贿赂,剥夺了孩子学习“不为私利”热心助人、与人合作的机会。

家事与零用钱应该是两个互不相干的议题;这两件事不相干涉的时候,孩子最能够有效吸收父母想要教导的价值与观念。不论是日常家事,或是家中的其他工作,都只是家庭生活的一环。爸爸妈妈做家事不支薪,孩子既然是家庭里的一分子,自然也能一起合作、奉献,在过程中培养社会情怀、学习实用的生活技能。爸妈若能维持温和且坚定的态度,对于孩子的学习会很有帮助。

“坚定”的态度,来自于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期待孩子帮忙做家事合情合理,不仅是因为孩子享受了住在你家的好处,同时也因为他们必须学会这些技能,未来才能独立生活。

安排孩子做家事的时候,必须考虑孩子现阶段的年龄与能力

期待孩子“帮忙”他们发展上还做不到的事,只会让亲子双方备感挫折。比方说,爸妈把“整理房间”这项工作细分为简单的步骤,四岁大的孩子便能轻松胜任:“你能不能把书捡起来?”“那芭比娃娃应该去哪里?”爸妈甚至可以在一旁提供协助。(请记得,教导孩子做事技巧也是理想成果的一部分。)但是,假如爸妈只说一句“把房间收干净!”就让这个四岁小朋友自己收拾房间,事情恐怕不会有任何进展。

四岁大的孩子无法准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也还没有发展出足以完成这项工作的毅力与注意力广度。等到孩子年纪再大一点,便能更熟练地完成这项工作。安排孩子做家事之前,务必确认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足以完成你交办的任务。

“温和”的态度,也就是老人家常说的那句老话:甜言蜜语比尖刻言词管用得多。要说服别人配合,不必严词怒骂;面带微笑,对方反而更愿意合作。信不信由你,全家一起做家事也可以是趣味十足的活动。有些家庭发现,每天拨出十五分钟一起做家事,便能避免事情全都堆在周末,全家做得半死,弄得大家都不愉快。想知道更多解决家事纷争的好办法,我们强力推荐琳.洛特-加龙省与瑞基.印特诺的作品《做家事不必亲子大战》(ChoresWithout Wars,Prima 出版,一九九八)。

不论是日常家事,或是家中的其他工作,都只是家庭生活的一环

不论选择哪一种方法,请小心不要采取极端的教养方式,专注于你希望给予孩子的长期影响。你家的小朋友还是很难爱上做家事,但至少家事不会成为全家人的折磨。

本文出自远流出版《温和且坚定的正向教养 2:姚以婷审定推荐,爱太多的父母,如何透过了解自己而改变孩子,培养孩子的品格与能力》一书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