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4/12 下午 06:10:25

想让亲子关系有正向改变?心理师:先从学习分析了解孩子行为开始

(關鍵字: 哭鬧 , 教養 , 溝通 , 發脾氣 , 打人

孩子打人、发脾气、不顺从,这些问题何以一而再的发生?

在亲职晤谈时,家长经常可以很巨细靡遗地说出孩子各种令人困扰的问题型态,但对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是什么维持了行为?”,往往显得迟疑,觉得孩子“就是讲不听阿﹗”…。这确实很令人沮丧,但这样的结论同时也设限了后续的行动,无法找到改善问题的着力点;取而代之,若能对孩子的行为保持好奇、系统性观察、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才有机会衍伸出相对应的行为处理策略。

在讨论如何分析行为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相关的前提

●行为无法独立于情境分析

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历史以及当前环境建构下的产物,单一的行为描述无法对“行为从何而来”提供充分的信息,行为须结合情境脉络一起看待才可以了解其关联性,了解关联性后才可进行有效的操弄,例如:某学生在被要求写作业时就会开始大哭尖叫,如果不找出大哭尖叫的原因,只一昧要求学生不准这么做,那么他可能将大哭尖叫换成干扰别人,但若仔细发现他在面对新的或具挑战性的作业情境下才会有情绪行为,即在新情境下总是会伴随负向情绪产生,那么我们的目标则可以设定在提升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在面对具挑战性的工作情境时适切的情绪表达/问题解决方式,因此当孩子获得因应压力的技能时,后续面对相同的情境便可将习得的技能加以运用,以问题解决行为替代情绪/干扰行为。

●行为以功能而论

我们想要尽快地介入问题行为,但在没有了解行为功能之前,介入通常难以成功。行为的“型态”与“功能”不同,型态指行为看起来的样子,功能则是说明为甚么?是甚么维持了行为?当个体做了某行为总是能伴随一个想要的结果,那么行为在未来重复出现的频率将被提升,同一形态的行为,在不同个体身上或情境中可能具备不同的功能,更甚于有些时候,行为具备多重功能,例如:孩子做出自伤行为可能是要获取他人的关注、逃避工作,或两者皆是。

●行为改变是特定情境相关

行为在一个情境(一个地点、或特定的对象等)被消除,可能会在其它情境继续出现,例如:当孩子要求糖果的时候,妈妈总是不给但爸爸都会给,那么孩子可能会停止向妈妈要求糖果但会继续向爸爸要。因此,如果消弱的程序没有类化到其它情境,则行为仍然会被持续,同理亦然,当孩子某个正向行为在特定情境中被增强或习得,并不保证能够在其它情境中呈现,除非在其它情境中亦受到同样的行为演练机会与增强。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