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父母这样做:先同理情绪,要比急着纠正行为更有效】
譬如,王先生如果一开始就能花一点点的时间同理太太,状况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王先生才下班进门,脱掉皮鞋正找着拖鞋要换上,太太就过来和他抱怨儿子今天又做了什么非得好好教训的事。王先生把大衣、公文包交给太太,换好拖鞋随着太太走进卧室。
太太仍在一一点名儿子的过错,然而在王先生看来,这些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太太把全副精神都放在这个家里,唯一的宝贝儿子自然成了她最挂心的烦恼,才让她困在这样的情绪里走不出去了。
于是王先生对太太说:“这个家伙又把你给气死了吧?看来真该好好修理他才行!那家伙在哪儿? 把他给我叫出来……”王太太听出先生的火气,立刻就说:“其实也不到修理他的地步啦!对这个年纪的小孩也不能太高压,免得他反弹,你等下好好跟他说说就行了!”
王先生听了,忍不住在心里暗笑─太太的情绪也变得太快了吧?
不过他还是一脸认真、严肃地对太太说:“我看你真的很生气啊,那不是应该好好教训他一下才对?只是用讲的,他恐怕不知道自己有多离谱吧!”
“算了,反正我每天都在跟他生气的啦! 看来我自己可能也太紧张了......好了好了,我帮你留了点饭菜,你先来吃饭,等下再帮我跟儿子沟通沟通就好了。”
能够被理解是这么地美好,让王太太瞬间就觉得烦恼尽消。因为先生和自己是站在同一阵线、是同一国的,就让她觉得自己所有的情绪、想法都有人可以分担和支持了,思绪也因而变得清楚起来,还能意识到先生的反应似乎大了一点(其实王先生只是如实地反映王太太的情绪,让她自己能看到),进而察觉自己似乎对儿子的问题太过紧张、焦虑了!
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当然也是一样。唯有孩子先感受到父母的同理与接纳,他的负面情绪才能平抚,他的成熟自我也才能重新取回主控权,认真想清楚自己的行为到底对不对。
本文出自野人文化《STEP高效能父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