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再進一步探討居家各場域與行為的空氣汙染高風險因素,其中發現小孩房間內的 PM2.5濃度變化最大,特別於夜晚時因上床或跳床玩耍等行為,室內揚塵會使 PM2.5濃度有升高的現象。此外,在烹調時段,炒菜的行為也使廚房以及連通的客廳區域有較高的PM2.5濃度,更有家庭在傍晚炒菜時測到客廳的PM2.5濃度,竟超過正常的空氣品質標準(35 μg/m3)
面對看不到、也聞不到的室內空汙,該怎麼辦?專家教你這樣做改善2大風險因子
故「2020年室內環境品質健康危害因子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計畫」總計畫主持人林瑜雯副院長也再次呼籲,家中有幼童的家庭應要提高戒心、防範以下2類空汙風險因素,只要把這些小細節做到位,自然有助減少居家有害空污的產生,可保護孩子與家人的健康:
●雜物堆積陰暗濕,過敏真菌全都來:
定期清潔居家環境、保持乾燥,除了勤換空氣清淨機濾片,也可用除濕機使空氣保持乾燥、降低懸浮物,維護空氣品質。
●三餐下廚不關門,炒菜油煙全家漫:
所有烹調行為應在開啟之抽油煙機下進行,並關閉廚房的門以防止油煙逸散至其他居室。

拍打功打到瘀青、岀痧才有效?中醫師來解答,14類人不建議胡亂嘗試
自律神經失調不會好?中醫教你自救!居家按摩啟動自癒力,甩開壓力、告別失眠
喉嚨痛、吞嚥困難,扁桃腺發炎了?切除才能一勞永逸?中醫教你喝對茶助調理
少子化衝擊,血液存量面臨挑戰!新版「捐血者健康標準」擴大捐血族群
糖胖症僅控糖減重還不夠,器官保護不可少!「診間4問」啟動心腎體重全面保護
肺阻塞惡化者心血管風險增4.6倍!醫籲:6大風險需關注,5大抗惡化策略降死亡風險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