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里,最推荐的就是食疗。它不仅在传统医疗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是大家都能使用的治疗保健法。特别是在进补方面,有些时候,药物的作用并不如饮食来得快速、有效。
为什么会说药补不如食补?首先,饮食和药物一样,也具有很好的疗效及保健功效。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的观点,意思是真正高明的医生,会帮助病人治疗还没有发生的疾病。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中医养生提倡日常保健。其中,饮食保健的疗效是其他任何治疗方式都无法比拟的。特别要提出的是食补对女性的好处。女性每个月会有一次生理周期,与血的关系密切,很容易造成血虚,体质虚弱则正气不足,就容易外邪侵袭而致病。
有些女性朋友一到生理期的时候就出现头晕目眩、四肢乏力的症状。只要症状不是太严重,就不需服用任何药物,一般可以饮食疗法来进补。其中乌骨鸡汤正适合补充月经期间身体丢失的血分。
乌鸡本身就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胺基酸,在中医中一直被称为「药鸡」,富含黑色素,配上各种中药食材熬成汤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对于产后恢复、虚损劳累、体质瘦弱的女性患者有很好的疗效,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虚等作用,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和抗衰老的功效。
料理乌骨鸡汤有几个小窍门。清理乌骨鸡时,除了和清理普通食用鸡一样的方法之外,还要用刀背敲碎乌骨鸡的骨头,且最好不要切成块状,炖整只鸡更容易保留营养价值。
放在锅中炖煮时,可用纱布包一些枸杞子、党参、白术等补中益气的中草药,放进鸡的肚子里。炖汤的时候水刚好没过鸡身即可,盖上锅盖,小火慢炖三个小时即可食用,出锅之前放入食盐等调味品。每个月喝上1、2次,养血补气,就能逐渐消除经期不适。
红糖、红枣都是很好的补血剂
在中医的观念里,红色食物养心。其实很多红色的食物也能养血,是名副其实的补血剂。比如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红糖、红枣等,这些都是常用的补血食物。红糖在很早以前就被古人当作补血养血之品,在医学古籍中对此就有记载:「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说的就是红糖的温补作用。
红糖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进入体内后,葡萄糖会迅速分解,被身体细胞利用,除了能够快速补充体力,还能产生热量,这就是喝完红糖水之后身体变暖的原因。
西方营养学研究发现,红枣中富有维生素和叶酸。叶酸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维生有助于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也有助于红血球的再生。
中医则认为红枣有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的作用,在许多养生的煲汤食谱中,经常都有加入红枣,深受大众的青睐。
食用红枣时,建议不要生吃,特别是消化不好的女性。因为生食红枣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腹胀,最好还是蒸着吃或煮水喝。如有血虚或肾阳虚,且经常手脚冰凉的人,可饮用七枣汤。
七枣汤
【食材】红枣7颗,开水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7颗红枣洗净,每颗红枣用小刀切口,每颗红枣不少于七刀。将红枣放入锅中,倒入沸水500毫升,盖好盖子焖8个小时以上,或者焖一晚,第二天一早,大火煮开,再小火慢炖30分钟即可。连汤带枣一同温服。如果血虚很严重,还可以加一点红糖。
在《本草再新》中记载红枣:「补中益气,滋肾暖胃」;《日华子本草》记载红枣:「润心肺,补五脏」。七枣汤能将大枣的功效充分发挥,达到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的作用,非常适合肾阳匮乏、肝气不舒、气色不佳的女性饮用,而且也能保护胃气。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本身没有血虚,还容易上火的人,就不太适合吃七枣汤,否则可能会加重上火的情况。
本文出自世茂出版《逆龄养生:调脾胃、养气血,女医师教你如何老得慢》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