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是一位朝九晚五的忙碌年轻上班族,常常假日要加班,下班后也不时要和客户交际应酬,今年公司安排做完身体健康检查后,最近拿到报告告诉他已经有“脂肪肝”,而且肝功能指数异常,心里想是不是有爆肝的风险,于是赶快挂号到医院肝胆胃肠科门诊求诊。
何谓“脂肪肝”,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呢?
“脂肪肝”或者俗称“肝包油”,是指人体肝脏细胞内堆积着过多的脂肪,当身体摄取过多的热量时,肝脏细胞会把热量转换成三酸甘油酯形式的脂肪储存,定义上是当在肝脏里的三酸甘油酯量已经超过百分之五以上的重量,就是有脂肪肝。
若是肝细胞内长期堆积着油脂,有可能会导致细胞受损、肝脏发炎,会演变成慢性肝炎、肝纤维化,长期会并发肝硬化,最后有可能长出肝癌。若本身有慢性B型或C型肝炎带原者更会增加风险性。据统计台湾人口中约有三成的人有脂肪肝现象,已经比B型或C型肝炎带原者还多,甚至年轻人中也不少见,有年轻化的趋势,已经是台湾人最常见的肝病。
“脂肪肝”如何诊断?
临床诊断上最方便也最常使用的方法为腹部超音波检查,脂肪肝的肝脏在超音波的影像上会比较白比较亮,根据明亮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脂肪肝愈严重,有可能使深部构造看不清楚,有可能会影响肝脏的观察。一般有脂肪肝时,约有四分之一的人会有肝脏发炎而有“脂肪肝炎”,血液检查会发现有肝功能指数(GOT、GPT、γGT)上升现象。
脂肪肝一般不会有任何症状,但少数病人可能因为有肝脏发炎,而有疲倦、无力、食欲不振、噁心呕吐、腹胀或黄疸等症状。目前大多数人是因为接受身体健康检查,或是因为其他身体症状就医,安排腹部超音波检查才意外发现有脂肪肝。
“脂肪肝”的原因是那些?
脂肪肝根据原因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前者是饮酒过量所引起,有酗酒者统计9成以上的人都有脂肪肝。后者则和饮食习惯、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或代谢症候群有关,少数的药物或是C型肝炎也会引起脂肪肝现象。
“非酒精性脂肪肝”还是以肥胖为主要的原因,以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方法:体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平方,BMI超过27就可能有脂肪肝,BMI超过30以上,8成的人都有脂肪肝。但瘦子也可能因为饮食习惯或遗传体质也有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