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可能有右下腹部疼痛的經驗,通常會認為是急性腸胃炎或盲腸炎,不過台中一名61歲男性,平日生活作息正常,也無不良嗜好,日前卻因右下腹疼痛、發燒3日未改善,被發現罹患少見的盲腸腺癌第二期,必須接受癌症治療。
行政院衛生署署立豐原醫院肝膽腸胃外科主任匡勝捷醫師表示,盲腸腺癌屬於大腸癌的一種,通常是偶發、不常見。盲腸癌早期並無症狀,常常是健康檢查時做大腸鏡或糞便潛血反應檢查才發現,而盲腸癌症狀跟急性闌尾炎(俗稱盲腸炎)很像,通常會有右下腹疼痛、發燒等症狀。
不過,由於人體右下腹部有大腸、小腸、盲腸、輸尿管等器官,如果是女性還有子宮、卵巢等生殖器官,因此即使腫瘤變大,在腹部的外觀也不一定看得出來,需使用大腸鏡加上電腦斷層,才能進行更詳盡完整的檢查。
該名患者就醫時,白血球升高至1萬多,發炎指數增高,於電腦斷層發現闌尾有腫脹發炎現象,本以為是一般的急性闌尾炎,但手術中卻發現盲腸有不正常硬塊,經病理檢查證實罹患罕見盲腸腺癌第二期。患者右下腹疼痛,研判應是盲腸腫瘤增大,塞住了闌尾和盲腸之間的開口,引發腫脹、發炎所致。
盲腸腺癌與大腸癌息息相關,需注意飲食。匡勝捷醫師呼籲,平日飲食應選擇清淡食物、多蔬果,少吃脂肪和燒烤類等較辛辣食物;50歲以上中老年人若出現有血便、稀便、大便變細或便秘、腹痛等症狀,應提高警覺,尤其是超過60歲以上的民眾,合併其他惡性腫瘤的機率也會增加,若右下腹持續性疼痛且有發燒現象,應盡快到醫院作檢查,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