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食物的温度、味道、好吃与否、口感、嚼感等,口腔捕捉到的信息,会传到大脑皮质与脑干。食物的冷热也由牙周韧带感应后,透过神经传至脑部。吃到比较硬的食物,牙齿会感应其压力传到脑部,因而分泌大量唾液。吃到酸的东西也一样。
这些刺激会传到大脑边缘系统与下视丘,大脑边缘系统主掌情绪、本能与短期记忆等,下视丘则与维持生命的活动有关。换句话说,进食行为会带来大量信息,脑部则全力运作处理这些信息。
咀嚼行为像泵一样,会将大量血液送往脑部,有助于活化大脑。人类的五感大部分集中在以嘴巴为主的口腔、嘴唇、舌头、耳朵、眼睛与鼻子。
因为信息的收集与传递都在嘴巴周围发生,所以没有牙齿而无法咀嚼,给予脑部的刺激会大幅减少。脑部活化需要仰赖大量刺激与信息传递,牙齿脱落让我们面临信息枯竭的危机。
本文出自采实文化《90%的病,从牙齿开始》

牙齒是非題!一天到底該刷幾次牙?
愛吃甜食不刷牙!妙齡女滿口蛀牙
記憶力退化?14種食材幫大腦回春
罕見遺傳疾病導致「龍蝦爪樣畸形」!精準醫療助女嬰擺脫三根手指,擁有健康十指
女性心肌梗塞「這些」非典型症狀別輕忽!醫揭:女性心臟病防護4要訣
「AI選胚」找出進度具潛力胚胎!準確率達75%精準助孕,降低母嬰風險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