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日本政府為了是否要廢除大阪市,將它與大阪府合併成大阪都,舉辦了市民公投。從投票結果來看,反對者比贊成者票數多了兩萬票。投贊成票的年齡層集中於二十到四十歲,大部分超過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們投下了反對票,他們所抱持的理由是大阪市已經有超過 一百三十年的歷史,不能輕言廢除。對於那些希望透過改制後,從中央獲得更多生活補助與福利的年輕人來說,這個理由難以接受,也讓不少年輕人在社群網站上留下了激烈的言論。
日本世代差異大,「老害」成了網路熱搜詞
日本的世代差異有多大,從 在twitter上搜尋「老害」(ろうがい)兩個字,找到一堆不堪入目的謾罵字眼就能得知,甚至有人說:「絕對不允許這些老人們,幸福地死去!」
根據日本筑波大學社會學教授土井隆義的分析,現在的日本年輕人會與老人家產生嚴重的價值觀落差,最主要還是在於成長環境出現了嚴重的斷層。這群號稱「團塊世代」(一九四七到一九四九年出生)的老人是在美日安保條約以及赤軍連暴動的激進社會氛圍中成長的一群人。
隨著日本社會進入了成熟穩定期,年輕人觀念早已與上一世代大不相同。接下來日本經濟從高度發展期下滑,經歷了泡沫經濟大崩壞後長達三十年的「平成不況」,此時處於就業冰河期的年輕人與上一代觀念仍然格格不入。也就是說,日本社會出現了三種不同世代的聲音,是隱藏的世代危機。
住在東京都郊外的山田彰吾(化名),今年七十三 歲,他每天把到醫院、圖書館吹冷氣,當作例行公事。偶爾看到年輕人邊走邊吃,他還會上前嘮叨幾句,附近的居民們遠遠地看到他走過來,都避之惟恐不及。有一天,一個戴著耳機的年輕人走路時不小心撞倒山田,山田一怒之下,拿起雨傘就往年輕人頭上敲了下去,於是兩個人爭吵了起來,最後被送到警察局處理。
日本有一句話叫做「頑固老爹」,原本是指上了年紀的老人家,腦袋硬得跟石頭一樣,不知道變通。後來也用來形容拉麵店老闆,堅持自己的調理秘方,不容妥協。不管是哪一種情形,日本中老人們常會倚老賣老是事實。有些老人家喜歡碎碎念,嫌東嫌西,看不起年輕人,是令年輕人不滿的地方。
但並非所有人都一面倒地認為「老人無用」,有些年輕人家裡也有長輩,在網路上看到那些激烈的言詞,心裡還是會有些難過。或許媒體喜歡將「寬鬆教育」或「年輕人都不如何如何」的標籤貼在年輕人身上,是造成社會鴻溝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平成時代興起的「寬鬆教育」是對於昭和時代「斯巴達教育」的反撲。日本從明治維新之後,為了要脫亞追歐,從歐洲國家尤其是德國身上學習了菁英教育的模式,讓日本很快地成為一個守秩序、重禮節的民族,但是相對地,卻也失去了一些個人色彩。當泡沫經濟破滅之後,日本一群學者提倡「寬鬆教育」來降低學生們的課業負擔,讓他們能夠朝向更多元的方向發展。這個原本立意良善的做法,反而造就了不少「野獸家長」,讓教師們與其動輒得咎,不如乾脆「寬鬆」到底,也讓「寬鬆教育」下培養出來的日本年輕人,對於他人多了不信任的眼光。
過去我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是身為老人,真的不必倚老賣老,如果能夠懂得運用自己過去的人生經驗,與年輕人溝通,「老人力」不一定會成為社會進步的絆腳石,而是邁向下一個世紀的墊腳石!
本文出自皇冠文化《當我們一起活到100歲:人生百年時代,日本教我們的那些事》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