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昨(8)日公布一名自中國大陸入境之浙江台商(案719)境外移入個案,是國內時隔多個月以來,首次再度出現中國大陸境外移入病例。故今日就有國內專家表示,案719入境長達12天後才發病;且Ct值偏低、兩次採檢結果分別為Ct值15、17偏低,仍處於病毒量高、感染力強的階段。因此,認為該個案有高達98%的機率為本土感染。而此消息一出也引起國人熱烈關注,到底指揮中心又是怎麼看待此事呢?
案719浙江台商入境12天才發病,98%機率為本土感染?張上淳教授這樣說…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張上淳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表示,根據疫調了解案719在中國大陸待了一段時間,在入境後的第12天開始出現症狀;隔一天前往採檢,採檢結果Ct值較低,也就是病毒量較高。
而以現階段了解,發病第二天病毒量較高這是合理的現象,故指揮中心認為其疫調中說明的發病時間點12月4日應該是可靠的。且張上淳教授也強調,雖然有些專家及資料顯示第12天發病的機率相對是比較低的,但以目前對COVID-19這疾病的瞭解,12天的潛伏期的發病仍屬合理。
不過,張上淳教授也強調,對於外界這部分的疑惑,如果科學上要做嚴格的驗證,還是需要透過病毒培養比對,比較有科學的依據。但以目前情況來說,病毒比對的執行還是有一定困難度,一來是國內並無本土病例,故無法從基因序列研判是否為本土個案;二來是否為中國大陸個案的部分,由於我們也是有一段時間沒有看到其病毒的基因序列,故比對不易。
案719確診浙江台商曾在上海浦東機場脫口罩進食 張上淳教授:境外感染機率高
所以,現在指揮中心僅能透過流行病學資料及疫調資料進行推論,張上淳教授指出,首先在國內一直沒有本土個案,無論是入境的機場,到我們國內的境內;我們目前都沒有任何有病毒傳播的現象,且維持非常長久的時間,故要有這樣的個案出現,機率相對是低的。但反過來中國大陸陸陸續續都仍有本土個案與無症狀感染者在其境內出現,故就這點來說,案719在那邊得到的機會是比較大的。
不過,張上淳教授也提到,當然中國大陸範圍很大,我們可能不能用中國大陸整體來看。但如果進一步縮小範圍,可以看到上海當地仍有本土個案,且根據媒體報導可知案719出境當天在浦東機場就有狀況,若當時有些人員得到感染,其得到感染機會也更高。
且張上淳教授也強調,我國CDC同仁進行疫調資料時,也就該案在大陸驗PCR及過境上海浦東機場的過程加以釐清。可知該個案在大陸時間多數佩戴口罩,但仍會因外食脫下口罩,機場過程也曾在機場脫口罩進食,且進一步詢問個案自己也表示,比較有可能在機場那段時間。故指揮中心在還沒有病毒序列比對之前,目前資料來推論,其在入境之前得到感染的機會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