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抖M人”的诞生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会让人越变越迟钝、人生更轻松。但在工作上只要一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时,往往会做出“接下了讨厌的工作”或“不小心表现过头反而搞砸人际关系”之类反效果的事。
好不容易转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难得可以适度迟钝过得自在一点,但或许是被工作的忙碌或周遭的氛围给吞噬了,渐渐地再也没办法用“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来思考,总觉得自己似乎该做点什么才行,却不小心做了不该做的事惹上麻烦,结果把自己搞得惨兮兮。
●痛苦时分泌的脑内麻药
工作上的“抖M”机制其实与嫉妒有间接关系。工作一碰到麻烦,前一秒还在为“搞不好得辞掉工作”而烦恼得要命,突然间下一秒就变成“啊算了算了!大不了就辞嘛谁怕谁”的状况。
当人感觉到痛苦、脑部接收到“糟糕,开始痛了!”的讯息时,便开始分泌脑内麻药(脑内啡)“痲痹止痛”。那个当下,人会像突然开悟般冒出“啊,随便啦!”的想法。一段时间过去后,体内脑内啡浓度降低慢慢失效,继而导致痛苦感再度来袭,讯息又刺激脑部再次分泌脑内啡,于是“啊,随便啦!”的想法便再次浮现。
如此反覆作用的结果造成身体上了瘾自动渴求再多一点脑内啡。人之所以不由自主做出“做了一定后悔”的事,原因出自于“痛苦的感觉刺激了脑内啡分泌”。
本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但是脑中浮现“好像少了点什么”的想法,正是身体渴求脑内啡的证据。“被霸凌的快感”这种自虐的感受来自于“痛苦”刺激了大脑以分泌脑内啡,形成“脑内啡带来快感”的机制。
因为这种机制的存在,在公司里只要抱持“为什么只有我这么衰”的想法时,就可能形成工作上的“抖M”体质。因成功做到某些事情时,大脑并不会分泌脑内啡,因此经常刻意制造出让自己困扰、痛苦或愤怒的状况以让脑内啡带来快感。

柯佳嬿保持好氣色、甩水腫訣竅是?營養師讚賞3飲食技巧超加分
熟女居家檢疫太鬱悶,猛拔頭髮險禿!中醫:枸杞、茯苓、黑芝麻養腎保肝防掉髮
暈眩、頭痛、手腳麻是腦中風前兆?吃蚯蚓酵素能保護血管,比紅麴更讚?
非洲豬瘟是什麼?人吃了病豬會被傳染嗎?如何遠離非洲豬瘟威脅?
一張X光即可檢測骨質密度!亞東醫院導入DeepXray™骨鬆AI輔助診斷系統
痛風用藥有風險?「這個」降尿酸藥物,恐引起「史蒂芬強生症候群」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