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僅隔鴨綠江遙遙相望,兩個民族在歷史上恩怨不斷,直到現在還常為了疆界文化等爭議吵得不可開交;然而不置可否地,韓國的發展軌跡深受中國的影響,包括語言、節氣、民俗等,以過年習俗為例,除了具有大韓民族自己的特色,也可以看到不少中華文化的影子。
對於重視家庭倫理的韓國人來說,過年跟中秋是兩個相當重要的節日,特別是進入工業化社會後,家族成員間的關係相對疏離,因此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慶遂成為家庭聚會的大好時機。跟台灣很類似,首都首爾(서울)位於韓國西北方,1200萬的人口中有很多是從中南部鄉鎮北上討生活的外地人,每逢幾個傳統的連休假期大家才有機會南下回到老家探親,所以像高速公路大塞車或上網搶火車高鐵票的戲碼也是年年上演。
韓國人在年前的時候會紛紛湧到百貨公司、超級市場或傳統市場添購要分送給親朋好友的禮品,順便準備好祭祀時要用的東西;有別於台灣傳統「三牲五禮」的習俗,韓國人沒有拜「土地公」或「媽祖」這些民間守護神的習慣,他們認為「祖先」乃是保佑整個家族和國族平安順遂的精神支柱,因此「祭祖」可以算是家家戶戶過年的重頭戲。即便近來韓國的基督教信仰人口越來越多,這種「偶像崇拜」的祭祀行為和教意產生牴觸,但依舊不減大家在過年期間與家人團聚的興致。
韓國人在除夕夜沒有「圍爐」的習慣,而是家中成員忙進忙出地張羅隔天祭祖的食材,甚至很多媽媽會熬夜幫孩子縫製韓服(한복);大年初一一早,所有人都必須穿著全新的韓服在庭院集合,在家中男性長輩的帶領下開始一連串的祭祀儀式,晚輩也順便在這時候向家中的長輩請安,結束後再吃早餐;接著晚輩還必須到街坊鄰居或親戚家拜年(세배)說些吉祥話,而長輩也會給壓歲錢(세배돈)祝福晚輩來年事事順心,這跟台灣人的拜年習俗差不多。
此外,韓國人會在年初一的時候吃鹹的年糕湯(떡국),他們相信年糕可以帶來一整年的好運,也象徵自己又多了一歲。至於很多逢年過節必玩的民俗遊戲,像是尤茨(윷놀이)、花鬪牌(화투)和放紙鳶(연 날리기)等,都充分反映了傳統農業社會裡最簡單純樸的面貌,不但小朋友玩得盡興,連大人都可以一同「兒時記趣」,好不熱鬧。最重要的是,別忘了逢人就說:「新年快樂!」(새해 복 많이 받으세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