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2012年約每6.7個青壯年人口扶養1 位老年人口,至2060 年將降為每1.3 個青壯年人口扶養1 位老年人口;屆時老年人口的比例為39.4%,照護人力嚴重不足,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政府,必須加緊腳步,投入成本增設長照機構、訓練專業人員,且要建立品質評量與監督系統。
高齡者劇增 照護人力嚴重短缺
台灣失智症協會今公布2013年全球失智症報告,內容提到2050年時,推估全球需要他人支持照顧的高齡者將達到2億7千7百萬人,其中有半數是失智症患者,為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國際失智症協會都呼籲所有的政府應把失智症列為優先議題,並制定「國家失智症計畫(National Dementia Plan)」。
失智症患者因認知等功能逐漸退化,需要長期照護,對照顧失智症患者的家人來說,犧牲自己的時間和辛勞所承擔的照顧壓力,會隨時間累積,但雇請居家照護者費用昂貴、坊間照護機構品質又參差不齊,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台灣在失智症居家照護方面仍有很大改善空間,親族照顧的模式已不足以應付人口老化帶來的衝擊。
長照機構不足 專業度參差不齊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指出,台灣有各式各樣的長照機構,但數量不足,且各縣市機構數量差距大,對患者家屬來說常是「看的到、吃不到」,再者目前仰賴長照機構的老人中,有6成是失智症患者,未來失智老人數量增加,勢必需要更多專業照護,所以增加機構之外,也應增設分級制度,讓機構專業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