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4/9 上午 09:50:02

孩子总是逃避、容易放弃?这样培养出高耐挫力的小孩!

(關鍵字: 教育 , 教養 , 親子 , 挫折 , 抗壓力

孩子玻璃心,一碰到小挫折就想放弃?

“我不要拼了啦!好难!”才大班的伟伟放声大哭,眼睛盯着桌上散乱的拼图,嘴巴高高嘟着,一副气呼呼的样子。原来这是他刚得到的礼物,一开始兴冲冲地拿起几片就拼了起来,试了一下发现一直拼不起来,又胡乱试了一阵子,就开始发脾气,甚至把原本已经拼好的那几片通通打乱、丢到地上。

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经常上演,每次都要爸爸、妈妈在一旁哄着、劝着,他才愿意再试试看,直到终于拼出一部分的图案,伟伟才会露出笑容。然而,更多时候情况不会这么顺利,只要碰到挫折,总是在小孩号哭、大人摇头下收场。

爸爸、妈妈担心伟伟未来没办法面对挫折,就会一再跟他说:“你这样做没两下就放弃,以后怎么会成功呢?”、“你总要试看看、想办法,不能一碰到困难就只会哭、只会闹啊!”希望伟伟听了这些话以后,就会擦干眼泪、勇气十足的再试试看。没想到伟伟不但听不进去,还恼羞成怒,除了原本的挫折、生气,还增加了被指责的委屈和觉得自己做不到的无力感。接下来就是一连串更强烈的情绪反应:“这很难啦!”、“我不知道怎么做…”、“我一定不会!”久而久之,这些负向、消极的话语,也就变成伟伟的口头禅了。

伟伟平常是个活泼有主见、能力也不差的孩子,只要事情顺顺利利,他灿烂的笑容很讨大人喜欢。问题是,只要碰到困难,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生气和放弃,不管怎么鼓励都没有什么用,让爸爸妈妈非常头痛,也开始担心孩子未来会碰到无数的困难、挫折,到时候,孩子该怎么去面对呢?

心理师这样说

困难和挑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定会碰到,也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都可能发生的事情。无论是达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像是:开始会走、会跑、会跳;渐渐地能够把话说得精确、说得完整,甚至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学会一些不同的技能,如:说外语、弹钢琴;甚至是人际关系的领域,譬如说:认识新朋友、处理和朋友之间的冲突……等,孩子都可能遭遇挫折,也都需要建立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每个孩子的挫折耐受力不太一样,高耐挫力的孩子,倾向于把挫折当成家常便饭,他们比较能够接受挫折,碰到困难时情绪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懂得冷静、仔细地分析问题,并且会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试着解决问题。如果某个策略行不通、某个方法不管用,他们不会太懊恼,反而会更积极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再次调整策略,直到可以解决问题为止。

换句话说,高耐挫力的孩子通常是“失败为成功之母”的信徒,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认为碰到问题只是因为自己还没有找到对的方法,而不是自己不行。他们从一次次的挫败经验中,磨练出越来越精粹的解决问题能力,也在一次次的成功结果里,强化了“坚持不懈,我一定做得到”的信心。这份信心又会回过头来增强他想要继续努力的动机。

就算真的遇上自己倾全力也无法解决的难题、无法克服的难关,他们也能够以退为进,不因为一时的失意就全盘否定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他们会选择以更长的时间、更多的努力,以及更深的探究,来提升自己的能力,直到突破难关为止。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