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经常哭闹不休,恐怕是最考验新手爸妈耐心的时候了!其实,宝宝每个阶段的哭闹各有不同原因,满月前通常是肚子饿、尿布湿、想睡;随着成长,哭闹也成为宝宝表达感受的方式。大部分的哭闹可分为生理面与心理面两大因素。
【生理面】
宝宝哭泣通常是由于生理需求或身体不适,大部分可归纳以下6点原因:
1.肚子饿
当宝宝哭时,爸妈不免会先想到是不是肚子饿了,陈燕菁护理长表示,刚出生的宝宝想喝奶时都会有强烈的吸吮反射,通常会越哭越用力,发出“ma〜ma”的音节,哭泣时也会噘嘴、头转来转去以寻乳。喝完奶的2~3小时后,也消化得差不多了,因此,若这时候宝宝会哭,只要观察是否有转头寻乳、吸手指等征象,就可能是肚子饿了。
2.肠胀气
有时宝宝哭闹是肠胀气而感到不舒服,建议妈妈平时要有观察的习惯,可在喂奶前1小时或喂奶后2小时,用手轻轻压腹部,如果肚子软软表示没胀气,若敲敲肚子有鼓胀感,可帮宝宝顺时针方向按摩。陈燕菁护理长补充,当宝宝因为肚子饿而哭闹时,可以在喂奶前先拍嗝,比较不会因哭闹吸入过多空气,导致胀气喝太少,之后又得断断续续地喂,尽量一次喝足够的量较为规律。
3.太热或太冷
新生儿对于周围温度变化的适应还未成熟,许多长辈或父母都会担心宝宝冷,将他们包得像粽子一样,使体温升高,也容易起热疹。此外,当外出温度较低时,由于宝宝的血液循环运作尚未成熟,太冷时,皮肤会呈紫色,或是手脚冰冰凉凉、发抖就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