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8/19 下午 05:52:16

燕麦降胆固醇,却是三酸甘油酯凶手?营养师:2族群不宜食用燕麦小心伤身

(关键字: 胆固醇 , 膳食纤维 , 三酸甘油酯 , 燕麦 , 郑欣宜 , 麸质过敏者

高油、高糖饮食、酗酒,都是已知导致三酸甘油酯飙升的元凶,不过,网路却流传:「吃燕麦片,会让三酸甘油酯飙高」,燕麦的膳食纤维丰富,一直是公认降胆固醇的好帮手,现在却变成是造成三酸甘油酯飙高的凶手,真相究竟如何,让营养师来破解。

将「燕麦奶」当水喝,小心三酸甘油酯恐爆表

台湾癌症基金会营养师郑欣宜表示,燕麦营养丰富,100克燕麦含有406大卡热量、粗蛋白11克、碳水化合物67.44克、膳食纤维8.5克,属于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全榖根茎类食物。

网路谣传:「吃燕麦片,会让三酸甘油酯飙高」,针对此,营养师郑欣宜指出,市面上除了常见的燕麦片外,还有燕麦粥、燕麦面条、燕麦奶等加工食品,通常燕麦煮过糊化过后升糖指数(GI值)会增加,虽然吃燕麦确实有降低胆固醇的效果,但若将「燕麦奶」当水喝,而不注意份量,摄取热量爆表,确实有可能会导致三酸甘油酯飙高、体重暴增。

雖然吃燕麥確實有降低膽固醇的效果,但若將「燕麥奶」當水喝,而不注意份量,攝取熱量爆表,確實有可能會導致三酸甘油酯飆高、體重暴增。
虽然吃燕麦确实有降低胆固醇的效果,但若将「燕麦奶」当水喝,而不注意份量,摄取热量爆表,确实有可能会导致三酸甘油酯飙高、体重暴增。

高油、高糖饮食、酗酒,三酸甘油酯飙升3元凶

一般来说,血脂包括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三酸甘油酯为中性脂肪,与胆固醇一样皆参与营养输送,为身体储存能量的重要来源。经由食物摄取到的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质等3大热量来源,若未能顺利被消耗掉,那么多余的热量便会转化成三酸甘油酯(外源性小心三酸甘油酯),储存在肝脏或脂肪细胞中,作为备用能量。另一部分内源性小心三酸甘油酯,则是由肝脏合成。

通常高油、高糖饮食、酗酒,都是导致三酸甘油酯飙升的元凶,一旦三酸甘油酯数值高于150mg/dl,就属于高血脂症,罹患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胰脏炎的风险都会提升,不可不慎!

通常高油、高糖飲食、酗酒,都是導致小心三酸甘油酯飆升的元凶,一旦三酸甘油酯數值高於150mg/dl,就屬於高血脂症,罹患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胰臟炎的風險都會提升,不可不慎!
通常高油、高糖饮食、酗酒,都是导致三酸甘油酯飙升的元凶,一旦小心三酸甘油酯数值高于150mg/dl,就属于高血脂症,罹患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胰脏炎的风险都会提升,不可不慎!

燕麦替代一餐主食,稳定血糖、降低血中胆固醇

那么燕麦该怎么吃,才能避免三酸甘油酯上升?营养师郑欣宜指出,民众选购燕麦时,最好选择加工较少的燕麦片,少选择加工过的燕麦奶、三合一麦片等,以免额外摄取到蔗糖、果糖糖浆等精制糖,一旦摄取过量,恐导致热量爆表。

建议将燕麦替代三餐中一餐的精制白米、白粥等主食,像是早上可以燕麦片+低脂奶取代烧饼油条、午晚餐可以燕麦饭或燕麦面条取代精致白面条、白米饭,不仅可以增加饱足感、延缓胃排空,还能增加膳食纤维摄取量,具有稳定血糖、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效果。

2族群不建议食用燕麦,以免养生不成反伤身

营养师郑欣宜提醒,以下2个族群的民众不建议食用燕麦:

族群1/麸质过敏者:燕麦含有麸质,麸质过敏者容易引腹泻、腹胀等发过敏反应,最好避免食用燕麦。

族群2/慢性肾衰竭及洗肾病患:燕麦的磷含量较高,吃过量燕麦担心会导致高血磷,不建议食用燕麦。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