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了仲秋,「秋老虎」發威之後,隨著氣溫降低、日夜溫差的加大,相關過敏性疾病也到了誘發的高峰期,過敏性哮喘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過敏性哮喘是接觸各種致敏物質導致氣道反應性增高、引起廣泛氣道狹窄的變態反應疾病。
臨床主要表現為發作性的胸悶、氣急、咳嗽、伴有哮鳴音,緩解後與常人無異,本症具有反覆發作性、可逆性和長期性的特點。一般發病年齡多在兒童、青少年期,但也有成年人、老年人才開始發病。本症好發於春、秋兩季,老年人發病則多見於秋、冬。
中醫對於過敏性疾病的認識,起源相當的早,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素問篇》就已記載,隨後的醫書並根據過敏性哮喘的臨床表現將其歸入“哮症”、“喘症”等範疇。並認為本症的發生關係到內外兩方面的因素。
內因是具有過敏素質,或宿痰伏肺;外因有外感、飲食、情志、勞倦等。都會誘發本症的發生。病理因素以“痰”為主,痰伏於肺,加上氣候突變、吸入致敏物質、飲食不當、情志失調、勞累等誘因,即會使哮喘急性發作。
在中醫的分証治療上可分:
一、 寒痰運肺証:症見喘促氣急,喉中哮鳴有聲,渴喜熱飲,形寒怕冷,每遇天冷受寒亦發作,治法上宜溫肺散寒、化痰平喘。常用方藥為射干麻黃湯加減;寒象較甚者,可以用小青龍湯加減。
二、 痰熱壅肺証:症見氣粗痰涌,喉中痰鳴如吼,咳嗆陣作,煩躁不安,面紅,口渴欲飲,治法宜清熱化痰,肅肺定喘。常用方藥以定喘湯加減,表寒內熱者則以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
針灸療法對本症也有良好的療效,如急性發作期,選列缺、尺澤、定喘等穴,每日一次,每次留針15~20分鐘,即能有效的緩解;日常以拇指指腹按壓刺激上列穴位,每日二至三次也能減少哮喘的發作、提高抗敏的能力。
預防保健上,飲食宜清淡而營養均衡,在緩解期應多注意適當的運動、體格的鍛鍊,提高身體抗病的能力;要注意氣候的變化,及時增減衣物,也要盡量避免刺激性的物質如化學品、油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