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5/31 下午 07:18:14

香料、香精傻傻分不清?你知道食品添加物对身体健康危害多大?

(关键字: 色素 , 垃圾食品 , 原型食物 , 香精过敏 , 化工添加物

有时候,香精过敏的体质甚至不是天生的。我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创办正当冰以前,我其实和大多数消费者一样,东西永远挑便宜大碗的买,也和大多数每天两点一线的人一样,上班就犯困,回到家就累瘫,晚上睡不着也睡不好,早上起床又痛苦不堪。每天都走在人生的阴尸路上。

这又有什么错呢?人的生存、人类社会的本质,本就是一场资源争夺战。能圈到更多资源的人称为富,众人羡慕,在如今更是直接对应着社会地位。每个人都一样:薪水从没觉得太多过,手中的资本就是那么有限,当然希望尽可能换取更多的资源。

直到前面提及的那一场食安风暴发生后,我开始涉猎食品添加物的相关文献,也开始认认真真思考以下问题:到底该花五十元买一大包充满风险的「垃圾食品」?还是该花七十元买下看似份量不大,却真真实实能提供生命能源的食物?

到底哪一种,对你我的身体而言,才是真正的「划算」?「实惠」?

大约从创立正当冰的一年前起(二○一一),我开始注重自己的饮食内容。虽然十个不认识八个,但上超商买食物时我学着看成分表、尽可能购买原型食物。我绝对会规避的添加物是色素与香精(成分表上都写香料),因为这两样的文献最好找,风险也最明确。

维持着这样的习惯,直到创立正当冰一年以后,也就是二○一三年,我真实感受到身体发生了变化。

一开始,如果我不小心吃到了香精制品,喉咙会有一股吞了恶油的不适感,一路喉腻挥之不去。虽然从没有一次真的呕出来,但每次想到那强烈的恶心仍然心有余悸。

后来有几次在味觉教育课玩香精大猜谜玩嗨了,多加了几道题目,暴露在香精的空气中太久,我的皮肤竟然长出了疹子!

虽不到奇痒无比,但也会抓上好几小时,偶尔甚至到晚上睡觉时还在痒。

但我明明是从来不过敏的体质啊!只要不是上味觉教育课、只要不是因为接触香精,我从来不会有这种症状。

有没有可能是人体在不再摄取化工添加物后,因为自净的能力,慢慢地将添加物代谢干净了,之后又接触到,因此产生了症状呢?

另一方面,只要每天不停不停摄取,人体就会因为习惯了而没有症状吗?

人体会自然排斥的物质,究竟是不是好东西?

如果人体不再产生排斥反应,继续摄取,会在别的看不到的地方产生不好的影响吗?

「怪酥,你讲这些太一厢情愿了啦。不能说你碰到会过敏就一定有问题啊,有可能是你刚好有过敏体质,也有可能是你那天刚好吃了其他不新鲜的东西,这样讲不科学啦!」说不定你会想这么说。

仅凭「感觉对了」当然不够。

台湾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属于正面表列法,「有写上去的,才能用」,乍看之下非常安全负责,我们都会觉得「能放上去的,一定是政府有委托过,检查过安全的!」

但是,我没有看过直接把所有香精可能会使用到的「大类」,直接放进正面表列的。

从酯类、醚类、酮类、脂肪酸类、高级脂肪族醇类、高级脂肪族醛类、高级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类、硫醇类、硫醚类、酚类、芳香族醇类、芳香族醛类到内酯类,虽然后面有看似负责的「一般认为安全无虞者始准使用」,但,谁来认定安全无虞呢?

是台湾自己认定,还是美国认定,还是遵循欧盟认定,还是挪威或丹麦的认定?

不管是哪个假设,好像都套不上。目前看来,比较像是「厂商认定安全无虞」、「只要不是公认的毒物就行」。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