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9/25 下午 03:21:55

憂鬱症找上門感覺為何?憂鬱患者獨白:比起「得了」憂鬱症,「來了」比較貼切

(關鍵字: 憂鬱症 , 韓國 , 憂鬱 , 患者 , 定義

「我,憂鬱症……來了。」不知從何時起,我和好朋友講電話的時候,會用「來了」形容憂鬱症。明明說「得了」憂鬱症就好了,我為什麼刻意說來了?仔細一想,有很多單字都和疾病相關,我從韓國國立國語院標準國語大辭典找出以下詞語的定義。

得了(걸리다):得到了疾病。

生了(들다):身體產生疾病或症狀。

罹患(앓다):罹患疾病,承受病痛折磨。

來了(오다):發生了疾病或睏意等生理現象。

經受(치르다):承受著某件事。

用這個詞定義那個詞,用那個詞反定義這個詞,意思就是這些詞語的意思都一樣。可是,在我們造句的時候就會發現箇中差異。

服侍「生」病的父母、「得了」感冒、「經受」麻疹之苦、「罹患」失智症,這些聽起來都沒問題,但沒人會說生了麻疹或是經受感冒的媽媽。最通用的果然還是「得了」,得病、得了感冒、得了麻疹、得了失智症。

得了憂鬱症、產生了憂鬱症、罹患憂鬱症,都是沒問題的說法,但我為何捨棄「得了」這種簡單明瞭的詞,選擇說憂鬱症「來了」呢?或許是因為「得了」讓我覺得自己被某種東西抓住了吧?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