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凌晨三点至五点):肺经当值
肺经当令,“肺朝百脉”运行阶段,“肺主行水”有疏通调节全身水液,助心行血,“肺主宣肃”同时吸入清气,排出浊气,维持正常的交换代谢。此时人的体温最低,脉搏和呼息也处于低稳状态,正由于血液正透过肺脏输往全身。肺为气之主,若经常上夜班者,容易因精神恍惚而发生失误,若在该时间点醒来,可能是气血不足所致。
◆卯时(上午上午五点至七点):大肠经当值
大肠经当令,上承肺经、下接胃经,此时气血注入大肠经,同时属于迎接一日的起床前后,正如“开天门,开地户”,同时是人体重要排毒时段,维持肠道平衡,自然常保身心年轻,充满活力神采。
大肠主津,因此需要喝上一杯空腹水,同时加强呼吸代换,帮助肠道苏醒,即能自然排便,调息解毒。最忌饮酒或暴饮暴食。
◆辰时(上午七点至九点):胃经当值
胃经当令,上承大肠经、下接脾经,此时气血注入胃经,“一日之计在于晨”,休息一夜,迎接一日的美好时光,人体重要吸收营养和接纳食物的时段,这些时间内应该应天顺时(吃早餐),营养均衡不偏废,自然唤醒一天的精气神,元气充沛,脑袋跟着清楚,同时不宜饮酒。
食物能够提供满沛的能量,一如春雨滋润万物,大地顺利生发。人体也是如此,因此千万不可因匆忙或懒惰而忽略早餐重要性!
◆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脾经当值
脾经当令,上承胃经、下接心经,由于脾主运化,负责转化食物,以及生血、统血之功,承接胃囊的饮食而消化吸收,此时也是大脑功能最具活力的时段,适合专注学习和办公,属于第一个黄金期。“脾为后天之本”,脾脏养分充足、气血顺畅,升清与降浊维持和谐,自然有助整体消化系统的平衡与健康。
◆午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心经当值
中医理论指出,小肠和心脏互为表里,若是肠道出毛病,心脏也将跟着遭殃。根据十二时辰脏腑经络,由于午时为心经当令,此时也是人们吃中饭的时间,过了午时进入未时,小肠经当令,进入消化食物的关键期,因此,要是过了未时还没吃饭或是正要吃饭,已经扰乱了“顺天应时”的常轨,这样一来,不只会影响肠道吸收,也将不利心脏,而衍生心脏病、三高病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相关心血关疾病。因此,“过午不食”的说法,乃是针对规律饮食而提出的养生之说。
◆未时(下午一点至三点):小肠经当值
小肠经当令,上承心经,下接膀胱经,主掌大脑运作,此时小肠消化午餐摄入的饮食,转化营养的最后阶段,是人体重要消化时段。“小肠主液”,可以多喝水帮助血液畅流(温开水),也是饮茶的最佳时机。
中医认为:“肠是第二大脑。”若是小肠消化失常,将影响大脑清晰和专注度,降低工作效率。饭后可小睡一会(建议平躺),帮助血归于肝,消除疲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