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润肺药材】
★川贝
别名:虻、黄虻、空草、药实、苦花、勤母、板贝、贝母。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经:归肺、心经。
养生功效:川贝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功效,常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还能养肺阴、宣肺、润肺、清肺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用量3~9克;研磨成粉,1~1.5克;或制成药丸、药散。
外用:适量,研末后撒或调敷。
★百合
别名:白百合、蒜脑薯、重迈、中庭、摩罗。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经:归心、肺经。
养生功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清热解毒、利尿、凉血止血等功效,适用燥热咳嗽、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心痛、喉痒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克;或制成药丸、药散;蒸食、煮粥。
外用:适量,捣碎后外敷。
★银杏
别名:白果、银杏肉。
性味:味甘、苦、涩;性平。
归经:归肺、心、膀胱经。
养生功效:银杏具有敛肺气、定喘、止带浊、缩小便功效,是极佳的止喘药。适用于哮喘、白带、梦遗、淋病、小便频繁等症,可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可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用量3~9克;或捣成汁。
外用:适量,捣碎后外敷或切片涂抹。
★天门冬
别名:天冬、大当门根、多儿母。
性味:味甘、苦;性寒。
归经:归肺、肾、胃经。
养生功效:天门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功效,适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白喉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克;或熬制成膏,或制成药丸、药散。
外用:适量,新鲜捣碎后外敷或捣烂绞汁涂抹。
★玉竹
别名:委萎、女萎、萎莎、葳蕤、王马、西竹。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肺、胃经。
养生功效:玉竹具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功效,常用于治疗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寒、头昏眩晕等病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克;熬制成膏、浸酒,或制成药丸、药散。
外用:适量,新鲜捣碎后外敷;或熬膏后涂抹。
★西洋参
别名:西洋人参、洋参、西参、花旗参、广东人参。
性味:味甘、苦;性凉。
归经:归心、肺、肾经。
养生功效:西洋参具有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功效。主治肺虚久咳、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还可以治疗肺结核、伤寒、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症。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用量3~6克;或制成药丸、药散。
新文创《煲一碗好汤,守护全家人健康: 跟名厨学最正宗的500道港式滋补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