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12/7 上午 11:55:53

面對孩子青春期「中二病」 父母要有妙計

(關鍵字: 青春期 , 楊聰財 , 中二病 , 衝突

所謂青春期「中二病」的特徵主要就是“自以為很行”,但實際上又好像沒有完全獨立,認為世界要以他為中心,大人們能夠要能尊重,至少要能聽進他的意見。至於“中二”的特質呢,我們常常會把它形容成:想要獲得認同,又想與眾不同;但是在“中二”這個階段,孩子又沒辦法完全獨立於家庭。所以,從進入青春期開始,慢慢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學畢業,怎麼樣能夠駕馭好青春期的這種“中二”的特質呢?以下幾種方法其實是很有效果的。

1-如果我們用社會行為來發現,你會發現,如果第一個,如果小朋友從小有一些閱讀習慣,我們常常講的孩子呢,不是聽你說什麼,而是看你怎麼做;所以從小家裡面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這樣子的家庭出生的孩子,其實他本身在度過青春期的時候,就會發現跟父母之間的衝突,沒有這麼大,因為他們會從閱讀中找到和父母之間共同的交集,就是可以說話的內容。

2-我們也會鼓勵,小朋友自小時候一直到青春期,家裡面最好要養成每一天最好有一餐飯的時間,特別是晚餐,大家可以坐下來共餐,可以分享今天生活上的一些小細節,讓全家人可以交流意見、心得,這個部分很重要。這件事情在我們家已經是一種習慣。按照它不同的時間以及狀況,可以會有天南地北不同的聊天話題。因為現在有很多的社會事件、社會新聞,我們就會從這些事件裡面去講。舉個例子好了,比如說隔壁小明家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會問孩子,這件事你覺得應該是怎麼樣子?如果發生在你身上,你會怎麼做?你覺得其他人,他們的做法怎麼樣?我們從這種閒聊裡面,可以去掌握孩子的想法。

3-我們的環境會跟著改變,所以父母一定是有「終生學習」的概念。不是說我會生孩子也會養,就叫做好父母。會教才是更重要,所以我們常常強調好父母勝過好老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裡面,你看到孩子有一個行為出現,那絕對不是當下才會發生的,而是之前已經有一個原因在這邊。所以我們常會提醒父母:孩子不是聽你說什麼,而是看你怎麼做。華人傳統的家庭概念很強,受到儒家思想影響,我們會強調父母愛孩子是一個上下的關係。但是,除此之外,又受到很多不同文化的影響,所以我們也要懂得這種拿捏好上下界限的運用。隨著年齡增加,父母親也要懂得怎麼樣去做孩子的好朋友,這一點需要父母不斷去學習、領悟。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