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每年有近80萬人死於自殺;台灣則統計每年有近4000人自殺死亡,其中,具身心困擾者自殺率更甚。人人都有過情緒低潮的經驗,常見表現如:低落、做什麼事都沒興致、身體不適、易煩躁、疲勞、睡眠與食慾改變等,因人而異。不想讓負面情緒持續累積,使心生病該怎麼做才對呢?
不是每個低潮背後都有一個大事件或大壓力源 善用「心情筆記」認識自己的心情變化助覺察、調適
台北慈濟醫院潘奕瑄臨床心理師表示,「每個人的壓力因應能力,會因先天體質、性格、壓力因應技巧而有不同,加上生活中的壓力多元又難以預測;所以情緒時好時壞是很正常的,建議情緒不好時可從生活中抽絲剝繭,了解原因,予以應對、接納。」
然而,不是每個低潮的背後都有一個大事件或大壓力源,有時候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狀況長期累積,也會在不知不覺間演變成「莫名其妙心情不好」;日子一久,將增加心理疾患的可能,為此,「如何覺察心情狀態」非常重要。因此,潘奕瑄臨床心理師建議,民眾可利用「心情筆記」,認識自己的心情變化。
「每天花一點時間反思,並用簡短幾句話記錄下當天快樂、悲傷、生氣、焦慮……等正向、負向心情,以及影響心情的人、事、物。」此做法不但能有利抒發情緒,一段時間後還能幫助覺察情緒感受,了解會影響或改善自己心情的因素;即使許多客觀因素不容易改變,但也能及時覺察壓力、提早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調適。

鼻塞難呼吸是鼻子長息肉?該不該切?一次看懂鼻息肉VS鼻肉腫大差異
不只用眼過度,女性這2階段更該補葉黃素!營養學專家推薦這些天然食物組合
安倍因潰瘍性結腸炎辭去總理 罹患大腸癌風險超高?拒絕腸道發炎這樣做
長庚醫療榮獲衛福部社研卓越獎!以科研實力、人才深耕與公益使命奠定醫療典範
臺灣HIV感染者逾3萬6千人!終結愛滋不只靠藥物,醫病共享決策是HIV照護新潮流
心搏過緩治療新紀元!全台首度導入「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具3大突破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