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類型的精油吸收途徑裡,應用在皮膚上是十分常見的方式,精油的皮膚安全性相關議題,應是所有安全考量中最重要的一種。矛盾的資訊、有問題的測試方法、皮膚反應的不確定性,以及皮膚外用方式是否符合治療目標,這些因素都導致皮膚外用成為安全性最複雜,也最困難的精油使用途徑。
皮膚外用途徑的精油安全性,有三個面向的考量:皮膚刺激性、致敏性、光敏性。如能選擇適當的精油,經過適當的稀釋,以適當的頻率應用在適當的部位,皮膚外用的精油吸收途徑,通常不會造成任何傷害。若有任何一種皮膚不適的情況發生,皆會造成皮膚的發炎反應,不管是哪一種不適症狀,處理方式大同小異。首先,要避免再接觸造成危害的精油。再來,要使用抗發炎的配方,以降低發炎和刺激反應與加速修復。有效的發炎修復產品有蘆薈膠、玫瑰或薰衣草純露、黑種草籽油、瓊崖海棠油、MSM 有機硫霜或乳液(二甲基Methylsulfonylmethane,簡稱為有機硫)。
皮膚刺激性
已知某些精油接觸皮膚後會產生刺激性,嚴重程度取決於使用精油的濃度或稀釋程度。一旦接觸,刺激反應很快會在施用部位出現,反應有可能是輕微、中度到相當嚴重。皮膚敏感的人,更容易體驗到精油產生的刺激性,在一般的美妝保養品中,常常可以見到精油成份。對這些人來說,一定要記得,即使是那些一般被認為只有輕微皮膚刺激性的精油,也可能會造成中度或嚴重的刺激感。此外,任何對精油的化學成份改造,也可能增加皮膚刺激性,或者讓皮膚刺激的原因模糊難辨。在皮膚上使用舒緩性的抗發炎產品,通常可以加速緩解局部發炎或刺激的症狀。儘管許多精油被認為不具皮膚刺激性,但以下幾種可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急性皮膚或黏膜刺激。
有輕微皮膚刺激性的精油
輕微刺激性的精油在皮膚上使用時,應謹慎為之。首次使用時,應該在某些容易起反應的區域,進行貼皮測試確認後,再稀釋至6% 以下使用。
•冷杉類精油(如西伯利亞冷杉、銀樅等)、雲杉類精油(如黑雲杉、鐵杉等),以及所有的絲柏和杜松漿果此類富含單萜烯的精油。這些精油氧化後的衍生物,也就是各種過氧化物和環氧化物,是產生皮膚刺激性的原因。精油的氧化通常會在儲存過程中產生,但發生的機率不到1%。
•薄荷醇含量高的歐薄荷與玉米薄荷精油,高濃度時也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皮膚刺激。
•由於內含高比例酚醚同基的甲基蔞葉酚,熱帶羅勒精油、龍艾精油也有輕微的皮膚刺激性。
•若為標準化的工業用精油,而不是單純冷壓萃取的柑橘果皮類精油,如檸檬、葡萄柚,也可能有一點輕微皮膚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