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8/9 下午 05:03:23

低頭族慢性頭痛 治療要找對激痛點

(關鍵字: 慢性疼痛 , 低頭族 , 激痛點 , 胡新實

現在3C智慧型產品盛行,許多人長期當「低頭族」,不僅容易頸肩痠痛,尤其會產生難以治癒的慢性頭痛,醫師表示,不當姿勢導致頸後的斜方肌被過度使用,這邊的激痛點會反應成頭痛,這樣的病症稱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提醒治療時要找激痛點,透過注射去活化、加上伸展復健,才能免於慢性疼痛之苦。

3C智慧型產品盛行,許多人長期當「低頭族」,不僅容易頸肩痠痛,尤其會產生難以治癒的慢性頭痛,這樣的病症稱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攝影/黃志文)
3C智慧型產品盛行,許多人長期當「低頭族」,不僅容易頸肩痠痛,尤其會產生難以治癒的慢性頭痛,這樣的病症稱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攝影/黃志文)

榮新診所疼痛控制科主任胡新實表示,全身骨骼肌肉均可能發生這種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大多為不當姿勢所造成,症狀表現是身體局部位置有疼痛情形,同時有肢體活動受限、或是活動時使疼痛加劇,平均疼痛時間長達近6年。

然而肌肉疼痛部位與激痛點並不一定相同,胡新實醫師說明,激痛點(trigger point)可比喻為手槍扣扳機處,痛的部位則是子彈射出去打到的地方,臨床上發現比如心肌疼痛患者常轉移為左肩痛、膽囊疼痛常轉移到右肩痛;低頭族好發慢性頭痛,最主要的激痛點往往位於頸部的斜方肌;有患者長期眼睛脹痛,激痛點卻是在頸部。

胡新實醫師表示,全身骨骼肌肉均可能發生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大多為不當姿勢所造成,激痛點跟疼痛部位也未必相同。(攝影/張雅雯)
胡新實醫師表示,全身骨骼肌肉均可能發生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大多為不當姿勢所造成,激痛點跟疼痛部位也未必相同。(攝影/張雅雯)

曾有一名34歲的王小姐,多年來感到左眼裡漲痛及外眼角疼痛,後來疼痛漸擴及後腦及後頸部,但視力、視神經等檢查均正常,後來眼睛痛到變得眼神呆滯,甚至像盲人般、一直很怕自己跌倒。胡新實醫師表示,王小姐直到來疼痛控制門診治療,才找出激痛點在頸夾肌,透過注射去活化治療、降低激痛點的敏感性,再加上伸展復健,才得以擺脫疼痛感。

胡新實醫師表示,確認引起疼痛的激痛點在哪,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不過更呼籲民眾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以預防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找上門,包括勿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養成運動習慣、均衡飲食,若一旦懷疑有這方面的問題,應儘早尋求醫師的協助,光靠止痛藥無法解決問題。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