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中药介入的观点来看,一样是找出病因再论治,可分两种情况:
一是蛋白尿与肾炎的其他表现如水肿、血尿、高血压、氮质血症等并存,此时的治疗当以这些可见之证为主要依据进行辨治,往往随着这些证候的改善,蛋白尿也告消失;二是其它表现不明显,或经治疗改善而蛋白尿不愈者,此时应根据全身的病症找出蛋白尿的发生机理与以相应的治疗;常用治法为:
(1)健脾益气补肾固涩法,药物用如:红参、黄耆、山药、益智仁、覆盆子、白术、芡实、砂仁、茯苓等。
(2)益气祛风固表法,药物用如玉屏风散加味等药黄耆、白朮、防风、桑白皮、银花、连翘、白茅根、茯苓、大小蓟等。
(3)清利湿热、分清泌浊法,药物用如:八正散、三仁汤、黄芩滑石汤等。
(4)活血化瘀利水法,药物用如:当归芍药散 和五苓散、五皮饮等。
临床上中西医共治,对于病理尿蛋白的控制和减缓病人进展为慢性肾衰竭的时程,是十分有疗效的,也能提升病人生活质量,而前提是服用的药物,是由专业医生所开立,并通过合格检验。
服用中药,是否会增加慢性肾病的风险?
其实应该问用哪些药物,会增加慢性肾病的风险?有一些药物的使用情况,例如PENICILLIN, SULFONAMIDES 等药物也会造成蛋白尿,停药之后通常会消失,而静脉药物成瘾者会造成局部肾丝球硬化症的病变,大量使用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药者也可能导致大量蛋白尿。
另外,常让中医药从事人员成为洗肾代罪羔羊的马兜铃属药物(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等)也早已禁用;影响肾功能的并非只有中药,连西药也是如此,重要的观念是要给专业医生开立并按照医嘱服用,同时避免来路不明的药物,减少药物依赖性和滥用性,才能获得“肾”利人生!
                    
                                    「醫生,我會不會洗腎?」  醫師這樣說....
                                
                                    慢性腎疾別輕忽 腎性貧血恐礙心臟功能
                                
                                    吃藥會傷腎?破解4大迷思,藥師這樣說...
                                
                                護理女神猝死,黃明志疑搜出「愛他死」!楊聰財醫師:「愛他死」4大致命風險
                            
                                今年流感病毒株大魔王是誰?什麼是流感三部曲?「流感重症OUT!」衛教開跑
                            
                                少子化衝擊,血液存量面臨挑戰!新版「捐血者健康標準」擴大捐血族群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