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骨质疏松症困扰,或是癌症出现骨转移,必需经常服用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的人,小心造成下颚骨的破坏,甚至坏死的不良反应,被视为“双磷酸盐类药物相关颚骨坏死”新的疾病。因此,牙医呼吁,预防重于治疗,必需落实口腔检查与照护。
使用补骨针或补骨药可以抑制骨头的吸收,临床上常用于骨质疏松症、多发性骨髓瘤,以及癌症全身性骨转移的治疗。但是,容易被轻忽的是,双磷酸盐类药物本来是补骨用的,为何反会产生伤骨的现象呢?
双磷酸盐类药物造成下颚骨坏死 不容小觑
根据研究,致病机转可能与颚骨代谢速度较快、双磷酸盐会抑制蚀骨细胞,干扰正常骨质之代谢及重塑作用有关。随着双磷酸盐类药物抑制蚀骨细胞时间的延长,骨重整机制也严重抑制,因此当骨头受伤或感染后,无法修复,产生坏死的机会也增加。
台大医院牙科部口腔颚面外科主治医生李正喆表示,服用双磷酸盐类药品造成下颚骨坏死的不良反应,自2007年发布以来,逐渐受到骨科及牙科医生的注意。原本单纯的拔牙伤口或是口腔感染却引起严重的骨坏死现象,经病史追查后了解其服用双磷酸盐类的药物史,因此,对于其所造成的药物危害,着实不容小觑。
使用双磷酸盐药物做颚骨手术治疗 恐增加骨坏死风险
双磷酸盐类药物加速蚀骨细胞的死亡,却妨碍正常骨头新陈代谢的过程。在牙科,拔牙的伤口愈合,或是植牙的愈合中都需要蚀骨细胞的存在。如果没有蚀骨细胞,就不会有成骨细胞引发新骨头生成作用的发生,在骨头受伤或感染下,骨头无法修复,产生坏死的机会也就增加。
临床上,静脉给药之发生机率约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而口服药物发生机率约仅为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然而,有使用双磷酸盐药物在接受颚骨手术治疗如拔牙,植牙或牙周手术等则会大大增加骨坏死之风险。
预防重于治疗 口腔保健不轻忽
预防重于治疗,牙科医生应在拔牙或进行相关牙周手术前,应该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药物史,了解其是否服用或施打双磷酸盐类药物,使用的时间长短、剂量等等,借以评估其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建议在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前,应先转诊牙科医生,做彻底的口腔检查。所有口腔内拔牙或侵入性手术的治疗,都应先完成,并待伤口或骨头愈合后,才开始处方双磷酸盐类药物。
此外,正在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的患者,应做好口腔定期检查,及清除牙结石等口腔照护工作,以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减少蛀牙与牙周病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