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檢查判定是罹患腕隧道症候群?可以進行神經檢查,包括:「神經壓迫檢查」與「法倫式檢查」,神經壓迫檢查是指醫師會在患者正中神經上測試有無壓痛;後者則是將手腕舉起屈曲一段時間,檢查確認有無引發手部麻木。
腕隧道症候群高風險群 自我日常照護
罹患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職業,除了經常使用電腦的上班族,還有做家事的婦女,或是生產線裝配人員、汽車修理員、土木工程員、清潔人員等,往往因為手腕部反覆動作,或需要用力握緊工具,或手腕部以不自然方式操作,以及直接對腕隧道施予壓迫等。另外,懷孕後期婦女、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內分泌異常、腫瘤患者,以及手腕骨折或脫位等,也都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群。
治療腕隧道症候群的方式要視症狀輕重而定,如果症狀輕微不致影響生活,只需避免腕部過度勞累即可,並予以保守治療如休息、使用護具,或加上口服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與維生素B群),或使用紅外線照射、熱敷、經皮電刺激與超音波等復健治療,均能有效緩解疼痛。如果保守治療超過8周,仍然無法緩解症狀,此時在醫師診斷下,建議手術切開橫韌帶,以減輕正中神經的壓迫。
避免腕隧道症候群重覆發作 日常保健:
1.避免手腕長久處於彎曲、伸展或扭轉的姿勢,儘量讓手腕維持自然伸直姿勢。
2.避免動作重覆或使用同一伸展姿勢握住物品太久時間。
3.如果需要重覆動作,必需將速度減慢,讓手腕有休息機會,或善於利用輔助工具。
4.週期性讓雙手休息,並交替輕與重的工作,或雙手輪流工作。
5.適度肌肉強化練習,以強化手與前臂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