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3/21 下午 04:15:34

疼痛像針扎!足底筋膜炎保護5字訣

(關鍵字: 翁佩韋 , 足底筋膜發炎 , 健康步道

春暖花開的季節,適合全家人外出賞花、踏青出遊,但是,有的人走著走著卻感覺足底特別疼痛;另外,還有的人早上起床後,腳一踏地就如被針扎或被電到一樣,發出刺痛;或是有老人喜歡去公園腳踩石頭,以為這樣刺激穴道很健康,結果竟導致腳底陣陣疼痛,這一些情況都是典型的「足底筋膜炎」症狀,不可輕忽!(影音/攝影記者黃志文)

長時間走路未得到適度休息,可能造成足底筋膜疼痛。(攝影/黃志文)
長時間走路未得到適度休息,可能造成足底筋膜疼痛。(攝影/黃志文)

骨科醫師翁佩韋表示,足底筋膜是一種很厚多層的纖維筋膜所構成,起點在腳底跟骨的前方呈放射狀向前延伸成一扇形而附著於趾骨上。中央的部分最明顯,又分為表層和深 層,作用是拉緊跟骨及足部,使腳底成一弓箭狀,使人類在行走時能承受足底的壓力,使足部具有彈性,吸收走路腳板著地時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當其過度使用或受到不正常的拉力,皆可能導致發炎現象。

【足底筋膜炎高危險群】

患者初期會有足底疼痛現象,尤其是在筋膜與腳跟交接處及腳底離跟骨3公分的位置,按壓時會有壓痛點。有一些人的工作或職業需要長期站立、行走,包括業務員、百貨公司櫃姐、老師、餐飲服務人員等,因為反覆、長期足底筋膜緊張,形成累積性的傷害,造成足底筋膜發炎。 此外,也常見慢跑、長跑選手,原本跑5公里突然增加訓練量,跑步距離拉長,或從平地變山路,也容易造成反覆性足底筋膜炎發生。

骨科醫師翁佩韋提醒,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老人喜歡走健康步道,標準設計是應該踩在鵝卵石上,且下面為沙子,要讓鵝卵石有滾動的空間與彈性,而非公園常見的硬石頭,且下方多為水泥地設計,如此很容易使足底筋膜受傷。

骨科醫師翁佩韋表示,因為反覆、長期足底筋膜緊張,會形成累積性的傷害,造成足底筋膜發炎。(攝影/黃志文)
骨科醫師翁佩韋表示,因為反覆、長期足底筋膜緊張,會形成累積性的傷害,造成足底筋膜發炎。(攝影/黃志文)

【預防足底筋膜炎發生】

  1. 首先要防止再發,不妨減輕體重的負荷很重要。

  2. 減少腳底的使用,暫時避免站立太久,爬山、健行、走健康步道和慢跑都要暫停,直到疼痛完全消失為止。

  3. 要慎選鞋子與鞋墊,鞋子的大小要適中,適合自己的腳最重要。鞋底不能太薄,也不能太硬,要有一定厚度,以軟底鞋墊為宜,足墊部份如果需要長時間站足弓內側要有支撐,且可吸震,把力量分散出去。至於足底杯墊中間有凹槽,兩邊漸高來,使足底筋膜或脂肪墊組織能向中央集中,踩下去吸震效果較佳,才不會造成足底筋膜過度緊張而受傷。

【急性期足底筋膜炎保護口訣:PRICE】

【P:保護】:對運動型態或工作型態進行修正,並找出根源。例如跑步量太多、走太多路的情況,要先調整。

【R:適當休息】:由於可以站太久,或走太久,以致足底筋膜開始過度緊張,進而導致發炎,所以適度休息很重要。

【I:冰敷】急性期時做冰敷,不妨用紙杯冰凍一杯水,待取出後可放腳底一邊冰敷一邊按摩,這樣足底筋膜可以獲得伸展。

【C:包紮適度壓迫】:在急性發作期,可在醫護協助下進行包紮適度壓迫,避免過度移動再造成反覆疼痛。

【E:腳抬高】:睡前可將腳抬高,可讓足底筋膜得到充分休息,避免急性期疼痛感。

翁佩韋醫師提醒,預防足底筋膜炎發生要慎選鞋子與鞋墊。(攝影/黃志文)
翁佩韋醫師提醒,預防足底筋膜炎發生要慎選鞋子與鞋墊。(攝影/黃志文)

【足底筋膜炎治療方法】

  1. 最佳治療對策就是先找骨科醫師就醫,經過醫師的詳細問診及觸診,必要時再照X光片以確定診斷,而給予藥物治療。

  2. 冰敷、抬高足部,讓小腿休息,都會使疼痛減輕。

  3. 上述方法試了幾星期都無效,可以考慮在疼痛點注射少量的類固醇緩解。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