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學童因口腔清潔和飲食管理不佳,齲齒發生率比鄰近國家高,幾乎陷入「爛牙國」的危機中。維護牙齒健康應從寶寶時期做起,但多數家長對兒童牙齒的照護知識一知半解,認為睡姿對牙弓沒有影響、吃糖一定會蛀牙,不過牙醫師表示這都是常見的迷思。
迷思一:寶寶睡姿對牙弓有影響嗎?
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牙科主任洪千喬表示,嬰兒在1歲至1歲半之前,頭骨骨縫並未密合,不同的睡覺姿勢也會改變寶寶的頭型。一般而言,趴睡可塑造出瓜子臉,但趴睡的姿勢會讓寶寶上顎承受較大的壓力,牙齒的生長空間受限,容易導致上顎牙床的牙弓變窄、牙齒排列擁擠,進而增加蛀牙機率。
相較之下,雖然仰睡會造成頭型短扁,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但通常比較不會有牙齒空間不夠、排列擁擠的問題發生。
不過,無論是趴睡或仰睡,更重要的仍是「安全」,家長應注意3個月內的嬰幼兒「勿獨自」趴睡,勿睡過軟的床墊,以免頭臉部深陷影響口鼻呼吸,一不小心可能會猝死。
迷思二:吃糖果一定會蛀牙?
多數家長擔心孩童蛀牙,飲食嚴格限制糖果和甜食,但牙醫師認為糖果並非不能吃,而是如何正確選擇、怎麼吃的問題。洪千喬牙醫師指出,吃糖果不一定會蛀牙,同樣是吃10顆糖果,一次把全吃光的人比一顆顆慢慢吃的人不易蛀牙,因此兒童想吃糖時,應把握減少吃糖的次數、縮短吃糖時間的原則。
至於糖果種類,則可以選擇能夠快速吞進肚子、不會酸蝕牙齒、不需要含在嘴巴吃很久的糖,因此軟糖優於硬糖,小顆硬糖優於大棒棒糖。
不過,為了避免糖分附著於牙齒表面造成酸蝕和蛀牙,吃糖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且吃完要馬上刷牙或咀嚼口香糖1分鐘以上,降低蛀牙風險。
迷思三:寶寶發燒跟長牙有關?
幼兒生病有2個高峰期,第1個是半歲至2歲半間,第2個是剛入托兒所或幼稚園後,而寶寶通常自6個月大開始長牙,直到2歲半左右長齊20顆乳牙,這段時間剛好是小孩發燒機會較多的時候。
洪千喬牙醫師表示,長牙齒本身並不會造成小孩發燒到39度以上的高溫,但小寶寶在長牙階段牙齦會癢,喜歡咬束西,如果咬到不乾淨的東西,可能造成喉嚨或腸胃道感染,引發拉肚子、牙齦流血、感冒發燒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