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因體質改變、進食次數增加,孕婦出現蛀牙和牙周病的機率大增,醫師提醒孕婦產檢別忘了做口腔檢查,且需比平日更注意口腔清潔,不要忍著牙痛而拖延治療,以免導致牙周疾病惡化,嚴重時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和敗血症。
一名33歲陳小姐平日就因疏於口腔保健,患有牙周病,在懷孕第二胎時,因擔心腹中胎兒的營養不夠,且忍不住美食的誘惑,天天進補,卻因未特別注意口腔清潔,成為細菌的溫床,導致牙周病變本加厲為蜂窩性組織炎,牙痛忍到發炎發燒就醫,才發現有敗血症和顱內感染的危險。
孕婦愛進補 牙周病機率增
懷孕婦女對於牙齒的治療常抱持著恐懼感,擔心照X光、打麻醉藥或吃抗生素藥物等治療會對寶寶造成影響,所以大多數的孕婦皆會選擇忍痛。
衛生署署立豐原醫院婦產科醫師張崑敏表示,事實上孕婦因荷爾蒙及血液循環的變化,牙齦容易腫脹受傷,牙床容易鬆動,比平常人更容易有細菌潛藏在牙縫中的情況,且懷孕期間為了供應寶寶充足的營養及維持體力,孕婦們進食與進補的次數增多,牙齒殘留食物的機率增加,蛀牙和牙周病惡化的機會也相對提升許多。
牙周病不治療 孕婦胎兒都危險
有口腔疾病的孕婦應格外注意口腔保健和治療,豐原醫院牙科醫師陳梅玉表示,絕大多數民眾皆有牙周病的問題,而懷孕婦女若因牙周病惡化,細菌可能增加胎兒流產、早產或體重過輕的機率,甚至造成子癇前症,威脅胎兒與孕婦的健康。
孕婦口腔保健5要訣
比一般人更常看牙醫,尤其懷孕產檢時不能忘記做口腔檢查。
養成口腔清潔的好習慣,用完餐後馬上刷牙。
孕期牙齦易出血,建議選擇軟毛的牙刷,多使用牙線及牙間刷清潔口腔。
懷孕期間若有牙科疾病,應明確告知牙醫師,把握懷孕中期(3至7個月)的相對安全治療期。
若有必要接受拔牙或口腔手術時,可由牙科醫師與婦產科醫師聯手診療確保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