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4/25 上午 11:00:05

孩子打人的背后原因?有状况的孩子,就是需要帮忙的孩子

(關鍵字: 暴力 , 教育 , 人際關係 , 朋友 , 表達

有个妈妈告诉我,她念低年级的孩子常常会去碰触或撞到同学,有时同学认定是故意,也有同学觉得被打,频繁地告状,让老师不胜其扰。老师处理的方式是问全班有被打过的举手,有被打过的孩子,全部都可以去打这孩子,结果那一节课,孩子被全班的同学都打了一下。

看到这孩子被全班打,我的心都揪成一团了,更别说是父母了。

妈妈问我怎么办?

如果是我班上的孩子,我会去观察这孩子的人缘是不是不好?也许他很想跟同学一起玩耍,可是同学不理他,这时候他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引起同学注意,肢体的碰触是最快的,就像小婴儿不懂得表达,哭是最直接的方式一样。

我看到的,是这个孩子的无助,是想要有朋友的渴望。如果在我的班上,我会强化他的优点,让他有机会来帮我的忙,教他跟朋友玩的方式,告诉他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哪些。

我会在他不在的时候告诉其他孩子,他很喜欢你们,但是他不知道要怎么跟你们玩;他不是恶意的,你们可以找他一起玩,告诉他游戏的规则,还会找几个人缘好的学生带着他一起玩。想办法建立起这个孩子的自信,让他懂得如何与同学相处,这样他就不会用不正确的方式去接近同学。

有状况的孩子,就是需要帮忙的孩子,没有人想故意犯错、没有人想要被处罚、没有人想要学不会,甚至成为众矢之的。每个犯错的孩子,行为背后都有它的意义,如果愿意在下课时间,静下来看他和同学相处的模式,很快就能知道为什么。

我通常都在学校处理孩子的状况,很多动作孩子在家里是不会有的,在学校和同学相处时才会发生,直接跟孩子的父母告状或是责怪父母,会让父母很无助,此时能够发现孩子的问题,想办法帮助孩子的就只有老师了,不妨了解状况后再跟父母讨论如何帮助这孩子。

如果这孩子还是照打同学不误,我会让他在我身边一个下午,相信我!这是孩子最不愿意接受的处罚。当老师要全班学生打这孩子,其他孩子会对这孩子的接触变得敏感,动辄得咎,即使不小心碰触,也会觉得被打而去告状,结果老师有处理不完的客诉,也会常常因为他生气,让这孩子感到羞愧和痛苦,性格变得更退缩。

有的孩子不知道要如何跟同学接近,觉得老师、同学都讨厌他,变得更暴力。当孩子出现看似恶意的行为时,背后一定有需要探究的原因,看见孩子的需要、教导他们与人相处的正确方法、进而交到朋友,才能真正解决孩子之间不断发生的冲突。

本文出自平安文化《你的善意,是孩子的光》一书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