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较容易发现的语言和智力发展障碍,江国梁医生表示,包括语言、智力、听力和社会互动等能力,通常需等到宝宝1岁多才能看到明显的差异,这个年纪的孩子通常已能口喊“爸爸、妈妈”,也能拍手鼓掌、走路、爱笑、与人做情绪互动,若孩子不爱笑、沉默不言、眼神不看人,或互动情绪差,很有可能有发育迟缓的问题。
儿童发育迟缓 把握3岁前黄金治疗期
江国梁医生提醒,早期疗育有助于改善发育迟缓的问题,让孩子赶上成长的脚步,也能减轻家长和社会所付出的疗育资源。有研究发现,6岁之后才发现发育迟缓的疗育成本,是未达6岁的好几倍。
家扶基金会则引用早疗相关研究,指出其效果差距为30倍,证明治疗儿童发展迟缓,越早越好。医生建议,最好把握3岁以前的早疗黄金期,可先促进语言和肢体的正常发展。
守护弱势慢非天使 三早计划启动
不过,慢飞天使的早期疗育需耗费大笔金钱和资源,并非普通家庭可以承担,特别是就医困难的偏乡家庭和经济压力大的弱势家庭,因此家扶基金会针对低教育程度、低社经地位、偏远地区、文化刺激不足等个案家庭,推动偏乡“三早计划”,希望透过家扶在地系统、在地扎根的服务资源整合、运动专业社工人力进入偏乡,达成及早发现、及早介入、及早治疗,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