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满3岁的“玲玲”,胖嘟嘟的脸庞漾着微笑,开心地吟唱三字经给妈妈听,但旁人不知道的是,她在1年多前,却因目睹父亲家暴,从此畏惧陌生人、一句话也不说,成了发育迟缓儿。幸好,经过社工人员长时间的辅导和早期疗育,逐渐赶上学习成长的脚步,每天话讲不停,曾经令人担心的“沉默”反而成为偶然的冀望。
统计:偏乡发育迟缓儿近3成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发展迟缓儿童的发生率约6%至8%,但根据台湾卫生福利部社会及家庭署的资料,发现2013年台湾内共筛检出1万8137名疑似发展迟缓的儿童,其中家扶基金会介入辅导的就有7000多人。进一步分析家扶基金会的辅导个案,发现10%来自经济弱势家庭,高于平均值,且乡村型地区疑似发育迟缓机率更高达27.2%。
慢飞天使!2个月可察觉肢体动作异常
台中光田医院儿童发展联合评估中心、小儿神经科主治医生江国梁表示,又名“慢飞天使”的发育迟缓儿,特别容易发生在急产或早产儿身上,另外若妈妈有吸毒习惯,或有智能不足的家族史,家长也要特别留意孩子是否有发育迟缓的现象。
宝宝和儿童的成长发育有阶段性,最初是动作和肢体,若发现宝宝在2至3个月大时,双手经常呈现一手摊掌、一手握拳的不对称动作,或双脚动作不灵活,出现下肢型偏瘫,甚至搓动不见反应,需高度怀疑是发育迟缓,应尽快就医做详细检查,进行早期疗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