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体素(Progesterone)
分泌来源:排卵后的卵巢会形成黄体并分泌;7~9周起,由胎盘接手分泌。
在月经周期,黄体素与雌激素、黄体刺激素(LH)、滤泡刺激素(FSH)共同调控子宫内膜的变化。女性开始排卵后,卵巢会形成黄体,黄体就会制造黄体素。若想顺利受孕,必须分泌足够的黄体素,让受精卵能够稳定着床。
2.雌激素(Estrogen)
分泌来源:主要由卵巢、胎盘分泌,少量来自肾上腺。
青春期开始会大量分泌的雌激素,促使第二性征发育成熟;「在孕期,则是与黄体素联手打造适合受精卵着床的环境,并促进子宫颈腺体的分泌」。王俊凯医师解释,「怀孕时,因子宫颈腺体分泌黏液变多而造成阴道分泌物增加,是阻止细菌不易逆行而上造成感染」。
3.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分泌来源:受孕后10~14天开始,由胎盘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所分泌。
这是怀孕早期确认是否正常怀孕的重要指标,透过尿液或血液检验hCG的浓度,再加上超音波,可掌握怀孕的状况。
4.泌乳激素(Prolactin)
分泌来源:由脑下垂体前叶分泌
泌乳激素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乳腺发育及乳汁分泌。孕期的分泌量虽高,但受到黄体素的抑制,又不致高得太离谱,所以乳房不会分泌出乳汁。产后,则藉由宝宝的吸吮,让乳头受到刺激而有正向的回馈,即开启并建立稳定的泌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