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9/4/8 上午 10:09:18

说好的自然产那怎么会变成“吃全餐”?可能和2大考虑有关

(關鍵字: 懷孕 , 寶寶 , 妊娠 , 剖腹產 , 自然產

2. 胎儿有状况

相较在产程迟滞的状况下,接生医生尊重产妇与家属的意愿,所做的处置较有弹性;一旦是胎儿有状况,就没有太大的讨论空间,而是需要医生的当机立断。

巫常诚医生表示,胎儿有状况可从观察胎心音监测与胎动而知。以胎心音而言,“正常的胎心音每分钟120至160下,胎心音减速有些是正常,有些则是异常,像在第一产程后期出现的早期减速(当子宫收缩时,胎头受压引起胎心率曲线下降),就不需要特别处理,然而,当胎心音减速达到一定程度,就要提高警觉了,如:每分钟低于100下,规则或不规则出现;或是5分钟之内出现减速2、3次”。

出现胎心音减速时,医生多会采保守做法,即先行预告“若是胎心音一直掉,就要选择开刀了”,让产妇与家属做好随时可能需要剖腹产的心理准备,避免宝宝出生后万一有问题,才来埋怨医生为何不早点开刀。

产妇待产时,以胎儿监视器监测胎心音变化,所提供的数据有其客观性,靠孕妈咪感觉胎动的变化则相对主观,他强调,“但是只要足月的孕妈咪,主动表达感觉胎动怪怪的,医护团队就会注意,不敢轻忽”。以其处理方式为例,会先做胎心音监测,观察胎心音与子宫收缩的变化,并对照超音波。

巫常诚医生提醒,“孕妈咪若觉得胎动怪怪的,跟平日的习惯不同,就赶快去一趟医院确认状况,不要担心是否白跑,确认胎儿健康最重要”!

原文刊载于2019年3月号《妈妈宝宝》385期。

※本文由《妈妈宝宝》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