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宝宝后的女性,随着荷尔蒙下降,脂肪及乳腺组织也会快速减少,乳房的内容物如胶原蛋白与支撑结构被过度撑开后消气,会因而弹性疲乏,以致于胸部像是消风的气球一般松垮,于是造成产后胸部萎缩与下垂的自然现象。而透过隆乳能摆脱这样的窘境,恢复自信。
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ISAPS)最新统计资料中,2018年全球女性热门整形手术中,「隆乳」排名夺冠,高达184万人次;以每年则10%左右人次成长,预估今年2024年有高达28000颗数量的隆乳丰胸规模,可见女性对于个人外貌和自信心的重视。
产后胸部萎缩隆乳比率增加
整形外科陈锡根教授表示,在门诊发现,有隆乳需求的人,以产后胸部萎缩进行隆乳的人,占很大的比例,加上未婚乳房发育不佳的人,即占隆乳人数的一半,另一半则是乳癌患者进行乳房重建。
隆乳3个适应症
针对产后出现胸部萎缩,进而想隆乳的女性,会建议其考虑是否不再生小孩,如果不想再生小孩,隆乳会是一个恢复原来身型的选择。在隆乳有以下3个适应症:
1.年满18岁。
2.乳房发育不良。
3.产后乳房萎缩。
陈锡根教授表示,产后胸部萎缩进行隆乳的好处是,可以恢复乳房的大小与挺拔,并且不会影响哺乳,因为假体是放在乳腺的后面,不会影响乳腺,甚至分泌乳汁,之后再怀孕仍然可以正常哺乳。
乳房结构是乳腺、筋膜、胸大肌,非常瘦的人会把假体放在肌肉的后面,俗称「半筋半肉」;至于已经有一点乳房、脂肪,或是喜欢健身的人,假体就不适合放在肌肉后面,容易被挤压变硬,所以会放在筋膜后面,显得柔软自然。所以要看病人的需求与生活型态,以及本身的条件来决定假体放入的位置。
乳癌患者的乳房重建
另一半进行隆乳的是乳癌患者,陈锡根教授表示,台湾一年平均新增1万2千至1万5千名乳癌患者,比率愈来愈高,与西方接近。乳房切除是治疗乳癌的标准方法,一旦乳房切除就容易变形,所以需要做乳房重建。而市场上琳琅满目、材质触感多样的假体,医师最常被询问的就是「胸形及触感是自然、手术是否安全及术后后遗症如何避免」,因此真实、自然与安全性都是消费者的主要考量。
此外,假体的选择与术后照顾难易度密切相关,更直接影响恢复过程。曾有案例因术后护理不当,导致荚膜挛缩变硬,成为被戏称为「石头奶」的状况。因此,除了定期检查和遵循医嘱,选择品质优良、不易产生并发症如下滑、变形的假体材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有的乳癌患者原本乳房就比较大,乳房切除后想恢复原来大小,于是两边同时装较大尺寸假体,预后心情变好,一扫罹癌阴霾。另外,也有的乳癌患者左右乳房原本大小即有差距,做乳房重建时就需要选择不同尺寸假体,因此,目前像是德国工艺制造的假体,不仅能提供近百种尺寸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拥有精细微纹理外壳,结合光滑面自然柔软不易沾黏,以及绒毛面相容性好的优点。
陈锡根教授表示,目前隆乳手术安全性提高,不再盲目剥离,可以避免出血与感染,不会产生荚膜挛缩,甚至变硬成为「石头奶」,并且采取微创伤口仅有2公分,伤口可隐藏于乳晕下缘或腋下,安全又美观。再加上目前假体进步,表面具光滑性,且有微绒毛,使其与身体相容性好,有助回复正常生活。
隆乳手术3P安全原则
陈锡根医师最后也提醒,隆乳手术前应遵循3P安全原则:
1.Place:要选择合法合格的诊所进行。
2.erson:要找专业资格的整形外科医师执行。
3.Product:要选用经卫福部认证合法合格的安全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