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1/3 上午 11:45:52

治肺癌新突破 揪出ALK致癌基因

(關鍵字: 肺癌 , 標靶治療 , 非小細胞肺癌 , EGFR基因 , ALK基因

最新出爐的十大死因顯示,不論男女,肺癌均高居癌症死因之首,其中85%以上屬於非小細胞肺癌。醫師表示,對於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過去檢測有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變異才對標靶藥有反應,目前治療另闢蹊徑,又發現另一致癌基因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衛生署近期也核准可抑制ALK基因的標靶藥,對於無法開刀的肺癌患者來說,有更多人可透過有效的標靶藥獲得生機。

晚期肺癌患者,過去檢測有EGFR基因變異才對標靶藥有反應,目前又有另一種標靶藥針對基因ALK,對於無法開刀的肺癌患者來說,有更多人可透過有效的標靶藥獲得生機。
晚期肺癌患者,過去檢測有EGFR基因變異才對標靶藥有反應,目前又有另一種標靶藥針對基因ALK,對於無法開刀的肺癌患者來說,有更多人可透過有效的標靶藥獲得生機。

標靶藥是否有效 應先做基因檢測

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醫師表示,任何癌症治療,能夠早期發現、進行手術是首選,然而非小細胞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約2/3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對於這類患者多採取標靶治療,不過患者必須先進行基因檢測,有特定的致癌基因存在,才可使標靶藥物發揮最好的治療成效。

以往肺癌患使用標靶治療,先決條件是檢測有無EGFR基因變異,標靶治療才有反應。蔡俊明醫師指出,現在發現有另一種標靶ALK基因,ALK基因在正常情況下應處於休眠狀態,若ALK基因發生錯位,會啓動細胞癌變的開關,導致癌細胞增生及轉移。

ALK基因錯位 提供治肺癌新標靶

蔡俊明醫師表示,ALK基因可望將目前肺癌標靶治療的範圍更擴大,研究發現,EGFR基因有變異的患者、再出現ALK基因錯位的比例很低,也就是兩者不太會重疊。

此外,ALK基因錯位雖然與族群、性別無關,但患者有兩大特色:第一是完全沒有抽菸或只有輕度吸菸史,以及EGFR基因沒有變異的肺癌患者,10-15%有ALK基因錯位;第二是有此基因錯位的肺癌患者,平均年齡只有52歲,比一般肺癌患者平均年齡約66歲來得年輕。

醫師表示,ALK基因可望將目前肺癌標靶治療的範圍更擴大,研究發現,EGFR基因有變異的患者、再出現ALK基因錯位的比例很低,也就是兩者不太會重疊,讓肺癌治療更走向量身打造。(攝影/張雅雯)
醫師表示,ALK基因可望將目前肺癌標靶治療的範圍更擴大,研究發現,EGFR基因有變異的患者、再出現ALK基因錯位的比例很低,也就是兩者不太會重疊,讓肺癌治療更走向量身打造。(攝影/張雅雯)

肺癌早期無症狀 高危險群防癌檢查

肺癌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蔡俊明醫師建議,首先從預防著手,對於有家族遺傳史和有抽菸的肺癌高危險群,應定期做健康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若發現時已是晚期肺癌患者,建議同時進行EGFR和ALK基因檢測,目前兩者均各自有適合的標靶藥物可使用,讓肺癌治療更走向量身打造。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