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先生62歲,40年老菸槍,因為持續咳嗽、胸痛和氣促就診,經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確診為2公分早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影像顯示腫瘤侷限於右上肺葉,無遠端轉移。胸腔外科醫師建議肺葉… 詳全文 >
-
知名魔術師劉謙證實自己罹患肺腺癌,今年2月中已動完手術,目前定期回診追蹤,他也為此戒掉了多年菸癮。趙函穎營養師提醒,預防肺腺癌透過正確飲食,能保護肺部,避免風險。研究顯示,富含抗氧化劑、纖維… 詳全文 >
-
藝人汪建民被診斷出罹患肺腺癌4期,癌細胞從右肺擴散到頸椎、腦內,日前突開直播親曝9次化療、超過60次的電療,在化療數月,期間消瘦到「不成人形」,深刻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性。樂生療養院醫務秘書兼胸… 詳全文 >
-
台中一名70歲的張姓阿公,因久咳不癒到院檢查,發現自己竟罹患第三期小細胞肺癌,由於小細胞肺癌存活率低,頓時讓張阿公陷入愁雲慘霧中,幸好患者與家屬最後決定與癌症奮戰。光田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呂彥… 詳全文 >
-
肺癌對於台灣所造成影響甚鉅,不僅110年為發生、死亡人數雙冠王,更是連續19年為死亡人數最多的奪命腫瘤。隨著醫療不斷進步,癌症免疫治療已經取得早期肺癌圍手術期輔助治療新適應症,為肺癌治療提供…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最新十大癌症發生人數,肺癌已經躍升為第一名,並且連續名列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如何遠離肺癌威脅?醫師提醒有9大徵兆要提高警覺。此外,有關肺癌的迷思不少,像… 詳全文 >
-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110年新增16,880位肺癌病人,排名高居第一。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的發生率大約占85% 左右,且經常與致癌驅動突變相關,最常見的致癌驅動基因如EGFR及ALK等。台大… 詳全文 >
-
武漢肺炎疫情發燒,人人聽「咳嗽」色變,但咳嗽也可能是肺癌的警訊!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郭惟格表示,晚期肺癌患者的存活率與用藥策略密切相關。以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為例,患者在治療前需檢測E… 詳全文 >
-
由於肺癌不易早期發現、容易轉移,國內超過7成患者發現時,都幾乎為無法開刀的晚期肺癌。林口長庚肺腫瘤及內視鏡科郭志熙主任表示,所幸醫藥技術隨著精準醫療趨勢而進步,醫師面對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療,也… 詳全文 >
-
從2004年11月健保署就開始給付第一代肺癌EGFR標靶藥物,適用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至目前已給付三種第一、二代口服EGFR標靶藥物。其實,在近年的大型臨床試驗中,三種標靶在疾病控制的表… 詳全文 >
-
連續一個月咳嗽喘不停,連睡覺都無法躺平,只能坐著睡,吃藥都沒有效,不一定只是感冒,千萬別輕忽,有可能是容易輕忽的肺癌找上門!臺大醫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柯政昌醫師表示, 詳全文 >
-
肺癌不易察覺,以女性患者比例明顯較高的肺腺癌為例,多數確診時已是中晚期,在療程選擇上,林慶雄醫療長建議,可以綜合評估病患體力與耐受度,將口服化療納入考量, 詳全文 >
-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表示,國內已通過免疫抗癌藥物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一線適應症,臨床研究顯示,肺癌患者使用免疫療法無疾病惡化存活期達10.3個月, 詳全文 >
-
肺癌當中,有92%為非小細胞肺癌,其中4成無適合標靶藥物治療的患者,目前已有免疫新療法露出曙光。健保署已編列12.7億元免疫治療給付預算,醫界呼籲健保署儘快與各方協商,加速免疫療法健保給付, 詳全文 >
-
肺癌在十大癌症中死亡率排名首位,在國內有「奪命第一殺手」稱號。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一般胸腔科陳育民主任指出,早期肺癌難發現,有逾7成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2,且面臨遠端轉移風…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