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麵」,「濕氣」可說是現代人健康大敵之一,許多疾病都是由體內濕氣太重引起。網路上有人詢問:「體內濕氣太重該怎麼辦?」人體經過秋涼、冬寒、春濕,體內不免累積許多濕氣,該怎麼去除?讓中醫師葉濡端為您解答。
濕氣困滯部位有差別,6大症狀詳解析
中醫師葉濡端表示,當體內濕氣過重時,中醫稱為「濕邪」,濕邪容易導致氣血不暢通,除了會讓人覺得身體沉重、沒精神、睏倦沒力、頭部昏沉,或是頭臉部比較油膩、卡痰外,當濕氣困滯在不同的地方,也會產生相應的不適症狀。
1.濕在四肢:容易感覺四肢沉重。
2.濕在腸胃:腸胃容易悶脹、比較沒有食慾,大便稀稀糊糊或比較黏膩,容易黏在馬桶上沖不掉,有些人甚至會出現腹瀉的症狀。
3.濕在關節:關節寒濕容易腫脹、疼痛,處在潮濕環境時會更加不舒服,因此有些人的關節像氣象台一樣,下雨天會特別疼痛不適。
4.濕在皮膚:當濕氣困滯於皮膚,皮膚容易浮腫或誘發皮膚疾病,如許多人夏天容易出現濕疹、汗皰疹等皮膚問題。
5.濕在女性:女性若體內濕氣重,容易產生像是白帶多等婦科問題。
6.痰濕:當體內的濕轉成更濃稠的痰濕,這些人會常覺得口中有痰,一直想清喉嚨。痰濕過重時形成痰濕體質,也容易造成肥胖。
體內濕氣重時,不一定每個症狀會都出現,一般有出現上述2~3種症狀就有可能是濕氣問題。中醫會結合舌診與脈象診斷體內濕氣,濕重時舌苔表現多數會比較厚,依濕氣程度的不同,舌苔的厚度也會有所不同。
體內濕氣怎麼來?3大原因全解析
體內濕氣重引發的症狀如此多,不過這些體內的溼氣,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中醫師葉濡端表示,濕氣的累積的原因, 一般可分成以下3個層面了解:
原因一/飲食習慣:飲食上的不當很容易造成水濕的累積
(1) 不良飲食習慣:飲食不節制、暴飲暴食,或是飲食常過飽或過飢,長期下來容易損傷脾胃功能,當脾胃虛損無法正常代謝,體內就會累積多餘的水濕。
(2) 過度寒涼飲食:喜歡吃生冷寒涼飲食,像是夏天喝太多冷飲、冰涼瓜果、生菜,也會損傷脾胃陽氣,導致體內寒濕。
(3) 喜歡吃油膩、甜食、重口味等肥甘厚味的食物:通常油膩、不好消化、太甜的食物,都容易造成腸胃負擔、阻礙腸胃功能,使人體產生痰濕。此外,愛吃過鹹、重口味的食物,也容易使水濕鬱積在體內,導致水腫等問題。
★ 改善方式:
(1) 適當食用利濕食物:利濕就是讓濕氣從小便排除,日常飲食中利濕食物如:綠豆、紅豆、薏仁、蓮藕、冬瓜等;中藥材如車前子、車前草、白茅根、荷葉等,可煮成茶飲飲用。
(2) 食用辛溫食物:辛溫食物、藥材可以幫助發汗,藉此排除多餘的濕氣,食物可加些生薑,或是喝一些生薑茶、肉桂茶;中藥材藿香也是常用的化濕藥。
不過,辛溫食物對體內濕熱的人較不適合,濕熱體質的人容易口乾、口苦、大便黏、舌紅、舌苔黃等,這時就要用清利濕熱的方式除濕,可以吃一些薏仁湯、冬瓜湯,或是玉米鬚茶、白茅根茶等。
(3) 調理脾胃的食物、藥材:可以改善脾胃虛弱造成的濕氣,像是芡實、茯苓、山藥,或是大家常聽到的四神湯,就有助健運脾胃又去除濕氣。
原因二/生活習慣:現代人很多都少運動,少運動容易累積濕氣,長期缺乏運動或是過度操勞、休息不足,容易產生氣虛體質,影響身體代謝濕氣的能力。
★ 改善方式:
(1) 多做運動:透過運動適當流汗,有助排除體內濕氣,再加上運動能提氣,提升體內陽氣也有助排濕。
(2) 適當的SPA、三溫暖:SPA、三溫暖也能排除體內濕氣,但切記避免在溫泉中泡太久,過度發汗也會傷體內津液,有心血管病史者不宜。
(3) 穴位按摩:平時也可多按摩一些穴位,幫助除濕,如陰陵泉穴可健脾利濕,豐隆穴可除痰濕。
原因三/環境:中醫講濕氣的產生,分內濕跟外濕,外濕就是指外在的濕邪侵犯人體,例如下雨天淋雨、梅雨季節環境潮濕,或是居住環境過於潮濕。中醫認為外在環境潮濕會使人體產生濕氣,甚至還會跟體內的濕氣糾結,產生更多病症。臨床上也曾遇過長期工作需出入冷凍冰庫的患者,因此而產生寒濕病證。
★ 改善方式:避免生活環境太潮濕、定期除濕,保持被褥乾爽、定期曝曬;另外睡冷地板,容易傷體內陽氣,加重寒濕。
水濕代謝與脾、腎、三焦有關 脾腎調理好助祛濕利水
中醫師葉濡端提醒,中醫理論裡,水濕的代謝與脾、腎、三焦的功能有關,因此體內濕氣過重時,可藉由中醫診斷是否有上述臟腑的功能異常,來辨證治療,調理脾腎等臟腑功能,並配合祛濕利水等用藥,可以得到根本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