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5/7 下午 09:32:27

10種常見子宮、卵巢病變前兆為何?如何治療?婦產科名醫潘俊亨解說一次看懂

(關鍵字: 卵巢 , 子宮 , 潘俊亨 , 女性荷爾蒙 , 病變

子宮及卵巢是女性特有的器官,一個負責孕育生命,另一個則掌管女性荷爾蒙分泌;兩者一旦發生病變,都可能嚴重影響身體的健康狀態。中華婦幼健康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潘俊亨分析,臨床上,最常見的10種子宮卵巢病變。

5大子宮病變

1.骨盆腔炎

骨盆腔炎是婦產科門診中最常見的疾病。潘俊亨指出,臨床上,高達8成女性病患因骨盆腔炎而求診,罹病的主因是細菌感染,可能是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例如:少喝水、憋尿、私密處清潔不當,也可能是性生活混亂,感染淋病雙球菌、披衣菌所造成。

潘俊亨說明,由於細菌隨著泌尿道逆行而上,初期可能是尿道感染、陰道感染,蔓延至膀胱等整個泌尿生殖系統,進而造成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卵巢炎,都統稱為骨盆腔炎。

症狀 常見症狀為持續性的劇烈下腹痛、肚子有下墜感,並伴隨陰道分泌物增加、白帶惡臭、流膿,出現發燒、畏寒、全身無力,內診時會產生子宮壓痛。

治療 潘俊亨表示,骨盆腔炎以服用抗生素為主,必須完成整個療程,約7~14天,切勿自行停藥,以免反覆發作,形成慢性骨盆腔炎,就可能會造成早產、流產、不孕等後遺症。根據文獻顯示,有6成的習慣性流產者曾發生骨盆腔炎,3成的人則有不孕的困擾。

若是抗生素治療無效時,則需要進行手術引流或手術切除膿瘍,嚴重感染可能併發腹膜炎、敗血症,甚至發生感染性休克而致命。

2.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骨盆腔腫瘤。根據統計,30歲以上女性,每5人就有1人有子宮肌瘤;且隨著年齡增長、盛行率愈高,45歲更年期前後,發生率可達40~50%。

潘俊亨指出,目前子宮肌瘤的發生原因尚未明確,推測與荷爾蒙有關,絕大多數不會威脅生命,也沒有明顯症狀;根據文獻統計,子宮肌瘤轉變為惡性者,僅千分之2,非常罕見。

症狀

子宮肌瘤產生的不適症狀,根據子宮肌瘤生長的位置及大小而不同。漿膜下肌瘤不容易產生症狀,通常肌瘤較大、壓迫膀胱或腸胃時,才會出現脹氣、下腹痛、便秘、頻尿、尿失禁、性交疼痛等症狀;黏膜下肌瘤最容易有症狀包括:大量經血、經期過長、嚴重貧血等症狀,容易引起早產、流產或不孕;肌層間肌瘤最為常見,容易產生經血過多、腰痠,以及腸胃道症狀。

治療

潘俊亨表示,子宮肌瘤治療方式主要為藥物及手術,更年期及已停經的婦女,可以定期追蹤,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建議手術治療,仍有懷孕計畫者,可選擇肌瘤切除或海扶刀等方式保留子宮;沒有生育需求者,則可採取子宮全切除手術。

3.子宮肌腺症

子宮肌腺症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好發於30至50歲的婦女,大約每10人中就有1人有子宮肌腺症。

症狀

潘俊亨指出,子宮肌腺症的成因是子宮內膜跑到子宮肌肉層內,排不出去的經血長期累積,導致子宮肥厚而增大,可能從原本的3公分腫脹到8~10公分以上。典型症狀為腰痠、嚴重經痛,並伴隨子宮異常出血,出現大量經血或月經延長,而引起貧血症狀,也可能合併腸胃壓迫症狀,造成頻尿及便秘,也容易影響受孕,導致重複性流產、早產。

治療

子宮肌腺症可以採取藥物治療,口服避孕藥是最方便的方式,有助緩解經痛及經血量多的症狀,也可注射抑制荷爾蒙的藥物,幫助子宮內膜異位症組織萎縮,或是子宮內投藥系統來抑制子宮內膜生長。另外,初期子宮肌腺症可採取子宮減積手術或海扶刀治療,保留正常子宮組織;若是已完成生育的婦女,可以接受子宮全切除手術,是一勞永逸的根本辦法。

4.子宮頸癌

根據衛福部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子宮頸癌排名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9位,共有1433人罹患,平均每天約有4人新確診罹患子宮頸癌,近2人死於子宮頸癌,是女性癌症死亡率排名的第8位。

潘俊亨指出,子宮頸癌好發於35~45歲女性,最主要的病因就是經由性行為感染HPV人類乳突狀病毒。根據研究顯示,多重性伴侶、性生活較複雜、曾罹患性病,或是子宮頸發炎,都會增加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

症狀

潘俊亨表示,早期子宮頸癌通常沒有症狀;臨床上,大多數婦女因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就醫,如性交後出血、排便後出血或停經後出血,確診罹患晚期子宮頸癌。其他常見的症狀還有陰道分泌物增加、伴隨血絲狀分泌物,或是腫瘤壓迫骨盆腔內器官,進而產生腹痛、腰痛,或是便秘、頻尿、尿急等症狀。

治療

早期子宮頸癌可採取子宮頸錐形切除手術,治癒率將近百分之百,第3、4期除了進行子宮切除手術、摘除骨盆腔淋巴腺,同時搭配化療及放療,降低復發率。 潘俊亨強調,感染HPV人類乳突狀病毒後,僅有1成的人會發生持續性感染,經過10~20年才會產生癌前病變,建議有性行為的人,就應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目前國內提供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的免費檢查。

另外,子宮頸癌也是唯一可以透過接種HPV疫苗預防的癌症;根據研究顯示,可有效降低6~7成的HPV感染,尤其是未曾發生性行為者最為有效,但有性行為經驗者,仍可接種。

5.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是國人婦科癌症首位,根據衛福部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子宮體癌排名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6位、死亡率排名第11位,每年超過1700人罹患子宮體癌,其中高達9成為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好發於45到59歲女性,尤其是50歲之後發生率大為增加,近年隨著飲食逐漸西化,發生率有年輕化的趨勢。

潘俊亨指出,雌激素過度刺激是導致子宮內膜癌最主要的原因,其他的危險因子包括:從未生育過、晚停經、肥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都容易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

症狀

潘俊亨強調,子宮內膜癌最典型的症狀,就是不正常出血,停經後的婦女要特別注意,如果發生已停經一段時間後,又再發生的出血,就要當心了。

治療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需進行子宮全切除手術,並摘除兩側卵巢、輸卵管,以及骨盆腔淋巴腺,第2期以上須搭配放射線及化學治療。一般而言,子宮內膜癌病患的預後良好,5年存活率高達8~9成。

5大卵巢病變

❶卵巢水瘤

9成以上的卵巢腫瘤為良性,其中最常見的卵巢囊腫是「卵巢水瘤」,占了8成以上。

症狀

潘俊亨指出,卵巢水瘤是由液體集中形成的水泡,形成原因與女性荷爾蒙的分泌有關,也就是功能性囊腫,例如:濾泡型囊腫、黃體型囊腫,大部分是良性,大小為6公分以內,可能造成腹痛、排便疼痛、經期時骨盆腔疼痛、性交疼痛、下背部不適等症狀。

治療

卵巢水瘤通常會在1~3個月經週期自動消失,只需定期追蹤即可;若是卵巢水瘤內有實心的部分,或是持續增大,就有可能是惡性,尤其是停經後的婦女,要特別注意。

❷子宮內膜異位瘤

子宮內膜異位瘤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發生率為10~15%。潘俊亨表示,由於子宮內膜跑到卵巢,產生的經血堆積在卵巢內形成卵巢腫瘤,內容物呈現暗褐色的黏稠液,看起來就像是巧克力,俗稱「巧克力囊腫」,約有1%的機率可能轉化為惡性卵巢癌。

症狀

巧克力囊腫依嚴重度的不同,也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症狀,常見的症狀包括:經痛、月經失調、腹痛、慢性骨盆腔疼痛、性交疼痛等,半數病患有不孕的困擾。

治療

潘俊亨說明,一般來說,巧克力囊腫小於5公分,且無不適症狀,只需定期追蹤;若是超過5公分以上,且有生育需求,則建議口服藥物治療,而已生育及停經婦女,可考慮接受手術切除子宮及卵巢,避免反覆發作。

❸畸胎瘤

畸胎瘤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良性腫瘤,屬於卵巢生殖細胞的腫瘤,由生殖細胞所組成,腫瘤中會看到毛髮、牙齒、骨骼、脂肪等分化的組織,通常是超音波檢查時意外發現,好發20~30歲的年輕女性,惡性機率小於千分之1。

症狀

一般來說,畸胎瘤沒有特殊症狀,一旦有症狀產生,大多以急性腹痛表現。治療 若是5公分以下的畸胎瘤,可以追蹤觀察,5公以上可考慮手術切除,以免發生卵巢扭轉,可能造成卵巢永久壞死。

❹卵巢癌

卵巢癌為婦科癌症死亡原因的首位,根據衛福部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卵巢癌排名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7位,每年約新增1300人罹患,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第7位,每年約有600人死於卵巢癌。

卵巢癌好發於停經後或55歲到75歲間的婦女,真正病因至今仍不清楚。潘俊亨指出,已發現的危險因子,包括:未曾生育、初經早或停經晚、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以及具有大腸直腸癌、乳癌、子宮體癌、卵巢癌等相關家族史,尤其是發生在50歲以前。

症狀

潘俊亨表示,卵巢位於女性骨盆腔深處,卵巢癌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通常腫瘤大到8~10公分以上,也就是第3期以上,等到腫瘤壓迫到鄰近器官時,才會產生胃腸不適症狀,例如:腹脹、腹痛、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或是頻尿、排便習慣改變、坐骨神經痛;然而,這些症狀也常被忽略,又被稱作是作「女性沉默的殺手」。

治療

卵巢癌以手術治療為主,進行完整的手術分期,但晚期卵巢癌3年內復發機率高達7成以上。根據研究顯示,合併紫杉醇及卡鉑化療藥物,可以有效延緩復發的時間,目前也有多種標靶藥物可以使用,以延長患者的存活期。

潘俊亨建議,女性每年接受子宮頸抹片的同時,可以進行骨盆腔內診;一旦發現卵巢腫塊,抽血檢查癌症指標CA-125及使用陰道超音波掃描,有助早期發現。

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為女性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盛行率約為5~10%。潘俊亨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指排卵功能異常,卵巢產生比正常卵巢多2至3倍的濾泡數目,慢性不排卵現象造成無月經症,雄性素過高容易出現多毛症、青春痘、肥胖、禿髮等症狀,更有高達7成患者面臨不孕症的問題,也有較高的流產風險。

症狀

潘俊亨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病因,與先天遺傳及後天肥胖所造成胰島素阻抗有關,患者由於長久月經不來,也提高罹患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的風險,以及高胰島素抗阻代謝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

治療

潘俊亨強調,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建議患者先減肥,可以搭配使用藥物輔助治療,例如:口服避孕藥,可以有效抑制卵巢產生過多的雄性素,改善月經失調及青春痘,以及糖尿病治療藥物,提升胰島素敏感度,降低血中的胰島素濃度,皆有助體重減輕、改善多毛症。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8期

※本文由《常春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圖片提供/常春月刊)
(圖片提供/常春月刊)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